2020年07月02日
第A03版:西涧论苑

深化苏滁差异化合作,实现后发跨越式发展

刘思涌

今年5月8日至9日,市委书记张祥安、市长许继伟会见并陪同了来滁考察的苏州市党政代表团一行,此次规格高端、诚意十足的会见,深入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也翻开了苏滁合作新的篇章。苏州,工业基础雄厚,被誉为中国最强地级市;滁州,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总量跃居安徽省内第三。尽管如此,滁州的经济体量和苏州相比仍有着巨大的差距。在滁州和苏州的交流合作中,我们固然要正视差距,然而也不必妄自菲薄,相反,我们应不卑不亢,充分利用好两市之间的差异,实现效能共同提升、区域合作双赢。同时,在合作学习中,利用好我们自身的后发优势,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深化园区合作,挖掘飞地红利

滁州与苏州地理上并未接壤,因而飞地经济必然是双方合作的主要形式,事实上飞地经济能够有效打破行政区划的藩篱,促进发展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经济的蛙跳式增长繁荣,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下文简称苏滁开发区)即是滁州与苏州飞地经济合作的成功探索。在下一阶段,我们应该充分抓住苏滁开发区的历史契机,通过此开发区深化与苏州的全面合作,同时积极进行扩区建设并提升开发区产业结构水平。作为苏州的一块飞地,苏滁开发区的地理位置优越,距江北新区直线距离仅30公里,同时又能叠加安徽省的产业政策红利及人力资源红利。由于滁州的后发属性,在提升苏滁开发区产业水平时切不可盲目冒进,更不可囫囵吞枣,而应该充分依托区位、政策以及人力资源三项优势,招引培育中高端产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同时深刻把握苏滁开发区作为城东增长极的极化及涓滴规律,以点带面,提升滁州城东的城市化速度及质量。

推进机制改革,促进区域协同

市委书记张祥安指出:“滁州要强化融入南京的意识,主动‘投怀送抱’,甘当发展配角。”如今,针对与苏州的合作交流,我们同样要有主动意识、大局意识,要有不怕短期吃亏的远见,要有甘当绿叶的精神。而这首先要求我们要有敢于打破行政区划藩篱、利益分割约束的决心,具体来说,要在税源壁垒、制度建设、服务配套等方面积极进行机制改革,以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高度做好服务,为苏州的发展要素进入滁州,形成区域协同发展新局面扫清障碍。同时,要将宁滁合作、苏滁合作放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框架下进行思考,尤其是滁州位于安徽最东部,是衔接江苏产业转移的第一站,身后又有广袤的江淮平原及皖江城市带。因此,我们更需积极创造平台让宁滁合作、苏滁合作的发展成果产生“聚变”,培育协同发展动能。除了在政府层面进行合作之外,我们还应充分探索挖掘苏滁合作的民间力量,让政府与社会资本形成良性互补,并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框架下引导提高民间合作组织的正规化水平,规避“放—乱—放”怪圈。

突出产业特色,拓展盈利渠道

在合作中,我们除了要不折不扣地为苏州等先进地区做好服务、搭好平台之外,还可以突出自己的特色产业,主动拓展苏州等发达地区的市场,实现互利共赢。苏州、南京等发达地区拥有极强的消费能力,而吸引这部分巨大的消费流向滁州对我们至关重要。滁州是农业大市,兼有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的光环,因此可以根据自身特色发展面向苏州等发达地区的特色农业。由于剪刀差的存在,我们在发展特色农业时尤其要注意提升深加工水平并拓展衍生产品以提升农业附加值,并结合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契机,以规模化经营降低成本。同时,充分挖掘滁州的亭城文化、醉翁文化、大明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并将这些历史文化资源注入其中,形成品牌化的特色农产品产业链。相对于苏州等发达地区,滁州土地及人工成本的优势,又为我们规模化打造类似浙江安吉特色小镇的现代化高端农村旅游新业态提供了巨大支持。事实上,如果我们能够修炼好现代化高端农村旅游的内功,再利用好苏滁开发区这块苏州飞地的人员交流,将会给我市的第三产业注入强劲动能。而苏州来客相比于南京来客更多地会带来“过夜经济”,这又会促使我市的新兴旅游业态能够持续蝶变。

发挥后发优势,抢占时代风口

较之于苏州、南京等先发地区,滁州经济体量小,然而正是因为这个小,滁州反而可以有效规避存量经济的各种束缚进而拥有较低的产业转型成本,而成功转型抢占时代风口之后,新产业中心地位的虹吸效应又能给滁州经济带来指数级增长。而要发挥后发优势,抢占时代风口,首先就要求我们的各级政府有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和顽强韧劲,同时要锻造一支熟悉新产业、吃透新技术、敢闯敢拼的专业化高素质干部队伍。而与苏州之间的合作交流,可以让我们在政府行政水平及干部个人视野上得到快速地跃迁。其次,转型新产业还必须充分扬长避短,否则与长三角其他城市在新产业布局之争中就会变成阵地战、消耗战。具体的,在转型中我们要突出成本优势,并利用好合肥国家科学城、苏滁开发区、南京江北新区的高科技产业集群的辐射纽带作用,重点布局新经济中最依赖人工成本的高端制造产业,打好局部突击战,抢占高端制造业高地,变“滁州制造”为“滁州智造”,进而形成中心化效应,在新产业浪潮带来的区域经济格局大洗牌中谋得一席之地。

(作者单位:琅琊区委办公室)

2020-07-02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0725.html 1 3 深化苏滁差异化合作,实现后发跨越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