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正军
最近,上级开展“永葆革命初心定力、催生创先争优动力、激发干事创业活力”专题教育讨论,集中组织到驻地监狱开展警示教育,现身说法的罪犯多是在形形色色利益集团有组织有策划的围猎中败下阵来的。他们常年身居要职,受党教育多日,不是不明白“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治党警示,不是不懂得吾日三省吾身的自律哲理,为什么还是被围而猎之、身陷囹圄?
这不禁使我联想起了父亲钓鱼。垂钓是我父亲晚年生活的重要活动,他最开心的就是费尽心力,把多次上钩又多次逃脱的大鱼成功钓上来。明明已经知道鱼饵里面是钓钩,为什么还屡屡咬钩?父亲告诉我,一是鱼饵很香,鱼儿很馋;二是有些鱼的记忆力不好,即便被鱼钩钩豁了嘴,遇上香饵还是会继续咬钩。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父亲的经验分享令我茅塞顿开,要想在围猎中毫发无损、全身而退,就必须时刻保持敬畏之心。
正所谓“祸难生于邪心,邪心诱于可欲”,归根结底还是贪婪惹的祸。须知纵然人和动物的天性里有贪婪的成分,但共产党人的党性却决不允许与贪婪二字沾边。“共产党员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人”,特殊材料的人没有特殊的利益、出格的欲望,绝不能贪占合法合规利益之外的利益,绝不能侵占集体的或群众的利益,否则就不是共产党员。抗美援朝时期,彭德怀元帅在慰问物资的发放上,给分管的同志确定了三条原则,第一自己不贪,第二不送别人,第三敢把厚脸皮的上司、熟人顶回去,这也是彭德怀元帅光明磊落一生的写照。如果每一位共产党人都像彭德怀元帅那样,对坚持党性始终有高标准严要求,“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就自然不会去咬“钩”,不会被“温水煮青蛙”、沦落成为别人口中的猎物。
父亲反复瞄着这条大鱼钓,图的是美食和钓趣;围猎者针对某个特定人发起一波又一拨的攻势,垂涎的是党员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习主席在多个场合告诫各级领导干部要警惕围猎陷阱,要坚决斩断‘围猎’和甘于被‘围猎’的利益链。斩断利益链,首要的是严防权力异化,异化成为利益集团输送利益而不是为人民服务。围猎者处心积虑、居心叵测追求的就是权力异化,为此他们编织围猎网可谓挖空心思、花尽本钱,纵使你拒千百次,他亦贼心不死,只要你打开一次缺口,他便源源不断送上利益和好处。因此,领导干部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牢牢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保持一贯地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否则只要坏了一次制度规矩、留了一分可乘之机,就堤溃蚁孔、气泄针芒,“轿夫湿鞋”后便“不复顾惜”,最终落得“早知今日始,悔不慎当初”。
屡次被钓起又屡次逃脱,最终还是因为嘴馋被丢进了油锅,鱼儿的悲剧在于没有多长久的记性,被围猎的往往也是“记性”不好的人。党的十八大以来,多名高官因为遭围猎、搞贪腐落马被查办,一次又一次警醒党员领导干部“莫伸手,伸手必被捉”。明代《郑牢论戒贪》一文中记载,有个叫山云的将军问郑牢,你不收下人家送来的东西,人家就会不高兴,你就没法开展工作,郑牢一顿棒喝:“居官黩贷,则朝廷有重法,乃不畏朝廷,反畏蛮子耶?”当官贪财,必受重惩,哪有不怕杀头反而怕这些人不高兴的道理?在一场场围猎惨剧中,类似山云这样看似心存侥幸找借口、实则胆大妄为干蠢事的人屡见不鲜。如果游离界线之外行走,就如同舍弃大路踩钢丝、奔陷阱,随时会掉入围猎的圈套,“白袍点墨,终不可湔”的哀叹、镣铐铁窗以泪洗面的下场就在眼前。
天下虽有侥幸之事,但面对围猎却绝不能有侥幸之心。鱼儿不可能懂得敬畏之意,难逃被人果腹的命运。党员领导干部要善于向自然法则学习,时刻保持敬畏之心,时刻谨记党员身份,让被围猎的悲剧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