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1日
第A07版:报人感言

再聚新征途,你我初心不改

从纸向云 初心不变

印 鉴

风,唏哩哗啦地翻动着一本发黄的4开报纸合订本。

那是一些土得掉渣的版式,那是一些大块头的文章,那是2004年的《皖东晨刊》。彼时全国的晚报市场发展得如火如荼,省内几家有条件的地市报都上了自己的晚报,滁州日报社决策层也决定办一份有别于机关报、能“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报纸,当年的年中,《皖东晨刊》于是应运而生。

这张报纸甫一出生,就有点“离经叛道”:

首先,晨刊让记者自己学会生存。创刊以至于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晨刊记者是不跑会场,只跑新闻现场的。用当时的行话讲,叫“找米下锅”。所以把记者分了条口,后来确实也跑出来多名优秀的行业“编外员工”。

其次,见报稿件和版面的打分评级,直接掌握在主管者手中。独家、创新、冲击力、信息量、贴近性、服务性成为重要的打分标准,因为当时分管晨刊的领导清醒认识到:只有管理权与评价权合一,才能更有利于公正的评价,才能牢牢控制住晨刊新闻产品的质量。

还有,敢于把传统意义上认为是负面的一些突发新闻与社会新闻放到头版。其实,当初这一做法只是在为解决晨刊“有与无”的问题作努力,在当时如果不做出不一样的新闻产品,那么晨刊就会没人看,就会“无”。当然,坚持得久了,反而步入了主流,因为新闻本没有正负之分,只有真假之分。

创刊之初,时任滁州日报社副总编辑姬朝晖分管晨刊部,主任朱孟良,副主任陶榕,编辑郑爱平,文字记者杨秋燕、计芳、曹建中加上我,摄影记者王家国,当年安大新闻系毕业的王琼很快加入,后来随着更多年轻血液的不断输入,鼎盛时期的《皖东晨刊》编辑部有采编人员23人之多,这个带有点新闻理想主义的团队办报16年,在滁州日报报史上、在读者心目中留下了一抹记忆。

时代发展到今天,媒体融合潮流势不可挡,当“全员向新媒体急行军”的号令响起,此时的《皖东晨刊》纸质媒体准备停刊,但采编人员刀刃向内、勇敢转型,爬格子的要学会拍视频,躲幕后的要走到镜头前,当小编的要学会新装的软件……我可敬的同事们,在向媒体融合进军的征途中仍勇往直前,虽有英雄落幕,但无英雄迟暮。

大家努力地跟上时代,努力地跟上读者的脚步,因为晨刊“关注民生、服务百姓”的办报宗旨从未改变,晨刊记录时代、心系受众的初心从未改变。

晨刊,我的青春岁月坐标轴

徐 菊

2005年大学刚刚毕业,我就来到了《皖东晨刊》。当过记者跑过新闻,当过编辑加过夜班。斗转星移,15多年过去了。这15年来,我有幸经历和见证了都市报最灿烂辉煌的年代,有幸参与了晨刊无数次的重大选题策划、报道和编发,有幸在这座城市很多重要的时间节点成为了一名记录者。

还记得初当记者独立采访时,自己迎着风雪骑着单车一路问询找到了被采访人的家;还记得到编辑岗位后,每到“两会”、农歌会、重大事件、恶劣天气、过年过节,深夜下班时那些默默照亮着自己回家路的城市街灯……汶川地动山摇,我眼含热泪地在晨刊编发一个个黑白版面为生命祈祷;创建文明城市,我在晨刊用一个个专栏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新冠疫情发生,我在晨刊不遗余力地为抗疫一线的“战士”们鼓与呼……晨刊,她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我青春岁月的一条坐标轴,在她不断发展创新的过程中,我也经历着人生的种种酸甜苦辣。如今,晨刊这条船终于要在这百舸争流的大时代中静静停泊了,我再次有幸陪伴她放下了最后停航的船锚……

再见了,《皖东晨刊》,这份我用热血激情浇灌的报纸;再见了,《皖东晨刊》,这个陪伴了我15多年青春岁月的伙伴。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我也将开始新的人生旅程,但请相信,我会永远记得你,怀念你。

相伴十五年,携手共发展

李志情

自2006年考入报社以来,我已经在晨刊部工作了近15年。回顾十余年的职业生涯,晨刊的发展过程我大都经历。2021年,这位和我相伴了十余年的“老战友”要作别了,我心中充满了不舍。

遥想当年,一位刚刚踏出校门的异乡人,带着满腔热情走进位于二纺机的报社大门,正是《滁州日报》和《皖东晨刊》给我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报社是我家 发展靠大家”,这句曾经的报社口号至今仍回荡我心。

定岗晨刊部以后,我和新老同事骑着自行车四处采访,寻找可能见报的各类新闻线索,风里来、雨里去,滁城的大街小巷均留下了我们的采访印记。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皖东晨刊》从创刊时的每周两期8版,逐步扩充为每周三期8版、五期8版、五期16版……

在报社工作的十余年,我们的办公地址虽几经变迁,但我却一直坚守晨刊部,不争不抢、无怨无悔地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位新闻人的初心和使命。

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传统媒体日渐没落,曾经20余人的晨刊部目前仅剩不到10人。小报并大报,我们已经讨论了数年。2021年,这个方案终于正式付诸实施。既然命运如此安排,我们只能坦然接受。经历了晨刊十余年的洗礼,相信在融媒体环境下,我们仍是一员猛将!

告别,我们再出发

胡文峰

芳华虽逝,初心犹在。2004年诞生的《皖东晨刊》,在2020年的岁末按下了停止键。16年,她“关注民生 服务百姓”的办报初衷始终坚守;16年,她见证着这个城市发展壮大……她属于这个城,属于这个城里的人,而我,很荣幸成为一名《皖东晨刊》的记者。

2007年12月的一天,刚跨出校门的我,背着一床铺盖,带着青春和新闻激情,一头扎入《皖东晨刊》的怀里。走街串巷,倾听百姓声音;奔赴现场,为读者带来第一手新闻资讯;下乡镇走基层,关注民生话题。每一次选题策划,每一次伏案赶稿,我都会在心里问自己“能给读者带来什么”,《皖东晨刊》的办报宗旨,深入骨髓。

《皖东晨刊》,记录了滁州城市发展变化的16年。2008年开始的“大滁城”建设,为城市发展拉开了框架;融入长三角,让城市发展迈入快车道;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成功,为城市注入文明底蕴。滁州走过的每一步,一字一句地印在铅纸上,一笔一划地记在采访本上。

如今,《皖东晨刊》和您告别,新媒体浪潮下,媒体融合势在必行。告别不是再也不见,而是重聚力量再出发。2020年,实“鼠”不易,2021年,“牛”转乾坤。新的一年,我们全媒体见!

起而行之,奋力奔跑

王 琼

上周日下午,突然收到编辑的微信:你的报人感言啥时给我?

我一个激灵地似乎醒了。正如某位同事所言,一个走路带风、做事干练、风风火火的女汉子,怎会为这三五百字的感言而一拖再拖呢?因为,我终将要面对这不愿接受、不想接受,但又不得不接受的事实:《皖东晨刊》停刊!

以法拉奇为偶像的我,在2004年的夏天,走进了刚刚创刊的晨刊,有幸成为“元老”一员。在晨刊的日子里,帮双胞胎妹妹回家、凤凰四村小高层电梯无人问、走进下水道采访管道疏通工、谁还在污染滁城人的大水缸、大柳草场“很受伤”、在小岗村见到总书记……一个个精彩瞬间、一幕幕感人场景、一个个动人故事,像极了电影画面,一帧帧地在我脑海里闪过。

刚刚收到市气象台发布的寒潮蓝色预警,未来48小时内气温将下降10℃。是的,今年是个寒冬。在如此寒冷的天气里,与一些晚报一样,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我们也要和大家告别了。

挥一挥衣袖,我要告别的似乎是一个梦,一个关于青春的梦,一个关于记者的梦,一个关于晚报的梦。“我从春天走来,你在秋天说要分开。说好不为你忧伤,但心情怎会无恙。”此时,内心五味杂陈,感谢那些年帮助过我的人,感怀那些年走过的日子,感恩那些年难忘的点滴瞬间。

冬天万物萧杀,只有故事在滋长。

我们知道,停摆的不是报纸,而是一种传播模式!因为新闻的核心竞争力一直都在!

打开桌上的台灯,眼前的灯光突然明亮了许多,恰巧电脑屏保出现了一幅奔跑的画面。对,我们一直在奔跑,奔跑在寒冽的冬风里,以奋斗者的姿势,起而行之,奋力奔跑,永不止步。

关上告别的窗,推开世界的门

刘 晨

彼时我还未步出象牙塔已一只脚踏入晨刊,这里是我职业生涯的起点。从稚嫩青涩步步向前,她静静地见证了我的成长。

初冬的一天,午间留守办公室的我接到一通电话。一位老年读者朋友,从晨刊创刊之初便坚持订阅,从邮局听闻停办的消息后,忙着就打电话过来,同我回顾了晨刊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报道,惋惜地反复确认,“真的不办了吗?”

那一刻,我既因辜负了一位读者的真切期望而感到不忍,又因为自己的工作得到读者的认可而心潮澎湃。

一粒粒铅字排列出一篇篇稿件,记载了皖东大地的风云变迁,晨刊是记录者也是同行者。2020年是如此特别,在经历疫情与洪灾的接连考验后,我市三年努力终得报、成功列席全国文明城市……连续的战斗中,晨刊人从未缺席,正如十六年来的每一天,令我深刻体会到新闻工作者身上肩负的责任感、担当感和使命感。

说完再见就要出发,我会带好这份初心,继续坚定地行走在新闻报道的道路上。

2020-12-31 3 3 皖东晨刊 content_27664.html 1 3 再聚新征途,你我初心不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