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葛晓军) “各村(社区)今天下午一点半,县姑嫂行文化志愿服务队来我乡开展文化演出活动,地点在乡政府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请大家互相转告,欢迎前来观看。”黄湾乡新时代文明实践微信群里发出通知。2020年以来,黄湾乡筑牢基层意识形态工作阵地,积极开展新时代精神文明实践工作,让群众精神世界更“富有”。
强宣传,重引导。根据群众反馈, 该乡通过打造文化墙、建立文化长廊、制定村规民约等方式,以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满足所需为目标,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讲堂、主题党日、劳动技能培训等有利时机,开展各类政策宣讲、技能培训、普法教育活动。同时,组织乡村干部、党员、团员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服务队,定期开展反邪教、反家暴、反诈骗、扫黑除恶、文明交通等主题宣传,让文明乡风理念深入人心。
筑阵地,建体系。该乡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依托,文化广场、健身器材、农家书屋、文体活动室等配套设施相互支撑,形成了“乡镇支撑、村级覆盖”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农家书屋一方面做到常看常新,通过科学配置图书,及时将贴近群众、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好书籍送到群众手中;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开展全民阅读、“书香社会”和“阅读明星”评选、“我的书屋我的梦”系列活动等,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树新风,革陋习。该乡以村规民约为抓手,及时修订完善,成立红白理事会,注重将孝老爱亲、勤劳致富、诚信友善作为《村规民约》的重要内容,做到党员干部带头贯彻执行。此外,组织开展“好婆婆、好媳妇”、“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讲述身边乐善为民的好人故事,弘扬乡村优秀文化,着力培育尚美乡风。
聚力量,优服务。该乡充分发挥县、乡、村文艺演出队伍力量,结合“送戏进万村”“电影下乡”“我们的节日”等活动,集中开展文艺演出。乡文化站积极帮助各村组建具有自己特色的文艺演出队伍,鼓励村民参加锣鼓队、广场舞队、钱杆舞队,在全乡范围内形成“文化娱教,文化娱人”的文明实践新风尚,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