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健康体检越来越多,甲状腺结节的发现也日益增多,普通人群中约有19%—68%超声检查可测及甲状腺结节,准确的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健康管理至关重要。甲状腺结节超声检查作为一种无创、安全且高效的检查方法,正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什么是甲状腺
甲状腺是成年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腺,由左、右两侧叶和连接两侧叶的峡部组成,呈“H”形横跨于气管上段,约有30%-50%的人在峡部上缘有一尖端向上的锥体叶。成年人甲状腺的重量为15-30g;侧叶长4-6cm,宽1.5-2cm,厚1-2cm;峡部长1.2-1.5cm,厚0.2cm;甲状腺表面覆盖有两层被膜,外层称甲状腺假被膜,覆盖甲状腺的前面及两侧,内层称甲状腺真被膜,贴于腺体组织表面,并伸入腺体实质内,将腺体组织分隔为若干小叶;甲状腺主要分泌甲状腺素和降钙素,主要是促进人体的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促进生长和发育。
甲状腺结节的分级
在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评估中存在着良性和恶性结节的超声特征重叠,在临床实践中超声医生对这些特征的解读和建议也有相当大的不同,而且对于甲状腺超声的检查结果该使用何种报告格式以前也没有一致意见。国内有许多学者呼吁制定针对甲状腺超声检查的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目的在于简化超声检查医生对甲状腺结节超声表现的解读,使得临床医生能容易理解甲状腺结节的超声报告的临床意义。为此,2020年,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浅表器官和血管组制定了适合中国临床实际的中国版的分级——C-TIRADS(中国版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根据结节的形态、边界、内部回声等声像图表现,将实性、微钙化、极低回声、边缘模糊、边缘不规则或甲状腺外侵犯以及垂直位列为可疑恶性超声特征,分别+1分;将点状强回声伴彗星尾征为-1分。C-TIRADS将甲状腺结节分为6类:1类,无结节,无分值;2类,-1分,良性,恶性率为0%;3类,0分,良性可能,恶性率<2%;4类又分为三小类(4a类:1分,低度可疑恶性,恶性率约2%—10%;4b类:2分,中度可疑恶性,恶性率约10%—50%;4c类:3-4分,高度可疑恶性,恶性率约50%—90%);5类,5分,高度提示恶性,恶性率>90%;6类,为活检已证实的恶性结节。
甲状腺结节的治疗
确诊甲状腺结节后,患者最关心的问题往往是甲状腺结节怎么治疗最好?实际上,不同类型和大小的甲状腺结节适用的治疗方法各有不同,主要有观察、药物治疗、微创消融和手术切除等几种选择。
观察和定期随访: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是良性的,对身体无害。这类结节通常不需要积极治疗,而是通过定期随诊来观察其变化,比如每半年或一年做一次超声检查,确保结节没有增大或恶化,这种方式适合小而稳定的良性结节,既安全又能避免不必要的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针对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者,比如甲亢患者,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甲状腺药物来控制激素分泌,减轻症状,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并不能消除结节,主要是控制症状,减缓病情进展。
细针穿刺活检(FNA):可以帮助医生在术前判断结节的良恶性,尤其适用于性质不明的结节,不过,穿刺活检结果可能存在假阴性,需要进一步随访。
微创消融治疗:对于较大的良性结节或体积较小的疑似恶性结节,微创消融治疗是一种效果显著的选择。通常有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和激光消融,这些技术通过超声引导,将热能作用于结节部位,使其萎缩或变性。微创消融创伤小、康复快,是不想接受手术患者的理想选择。
手术切除:如果结节表现出恶性特征,或结节较大压迫气管、食管导致不适,医生会建议手术切除。但手术切除可能伴随着甲状腺功能改变而要长期服药,需要权衡利弊后决定。
甲状腺超声检查无需任何准备,简单方便,而且没有辐射,无需担心辐射对身体造成的潜在不良影响。超声检查能够清晰地显示甲状腺结节的位置、数目、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等详细信息,通过高分辨率的超声图像,医生可以对结节进行精准地评估,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同时评估与被膜、周围血管和神经及颈部相关淋巴结等有助于结节性质的判断,对于制定外科手术或穿刺消融等治疗策略至关重要。医生会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超声图像特征以及其他相关检查信息,无论是进一步的观察随访、细针穿刺活检还是手术治疗,为患者提供最专业、最适合的建议,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医疗服务。
选择甲状腺结节超声检查,就是选择一种精准、安全、可靠的诊断方式,让我们一起关注甲状腺健康,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为甲状腺健康保驾护航。
(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李勇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