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开兴
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戏水”的吸引力随之增加,溺水事故进入易发期、高发期,“防溺水安全教育”也愈发凸显出其重要性。
如何有效预防青少年特别是中小学生溺水事故,始终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话题。日前召开的2025年全市学校安全暨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做好今年防溺水工作作出具体安排部署。落实好工作部署、织密防溺水安全网,需要在“防”上持续发力,更要在“早”中做好防溺水教育,进一步落细落实防溺水各项措施,坚决筑牢安全防线,全力维护中小学生生命安全。
织密防溺水“安全网”,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发力,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具体来说,就是要围绕水域看管、学生看护、宣传教育等关键环节,进一步细化、明晰、压实水域权属主体、学校、乡镇(街道)、村(居)委以及相关部门责任,耕好各自“责任田”。
安全至上,“先手”要落在“宣传教育”上。一方面,要发挥好校园课堂教育作用,以易被学生接受的方式,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防溺水专题课,采取案例教学、情景再现等体验教育方式,让学生知晓溺水危害、接受警示教育。另一方面,要全民参与、全域联动,让防溺水宣传教育从学校延伸到家庭、社区、村居,通过各种传播渠道常态化开展各类防溺水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汇聚社会各方力量,让防溺水的安全意识广为人知、入脑入心。
排查整治安全隐患是杜绝溺水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要进一步摸清辖区内河道、山塘、水库、水坝、沟渠、坑洞、废弃矿井等重点水域情况,对各类水域安全进行风险评级,分类精准做好处置和应对,强化监管与巡查,最大程度消除安全风险。
安全这根弦,一刻不可松。期待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协作,更好地把“防”的工作做实做好,全面筑牢防溺水“安全堤”,切实守护广大中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