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刘 晨 通讯员葛晓军)“以前没地方晒粮食,只能堆在路边,损耗大不说,还影响交通。有了晾晒场,就不用发愁了。”在凤阳县黄湾乡黄湾社区,居民杨大爷对社区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晾晒场的建设称赞连连。
近年来,黄湾乡根据县级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工作实施方案,优先选择群众意愿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民生项目,持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2025年,黄湾乡共实施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项目3个,投入资金100.8万元,涵盖村庄道路硬化、亮化、农业基础设施等方面。
黄湾乡立足和美乡村建设与全域人居环境整治,遵循“村民自愿、受益共享、量力而行、民主决策”原则,聚焦村庄道路、路灯、水利设施、村容改造、文体设施等民生需求,建立村级公益事业项目储备库。乡财政所联合村委会实地勘查项目现场,逐一审核建设内容、地点、预算及资金来源,确保项目必要性与可行性,从源头保障惠民实效。在建设中,全程规范监管,打造阳光工程。坚持“当年立项、当年见效”目标,严格执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流程。项目建成后,明确村组为管护责任主体,签订管护协议,将设施维护纳入常态化管理。同步落实预算绩效管理,全程跟进项目事前、事中、事后绩效目标,定期开展评价并公开结果,强化绩效应用。通过“以绩增效、以绩理财”机制,推动财政资金效益最大化,确保公益设施持久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