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震楚
在龙蟠街道东坡西路与中都大道的交会处,一座红白相间的钢结构建筑格外引人注目。这便是由市委社工部投资30万元精心打造的亭暖驿站。自今年3月正式启用以来,它已逐渐成为外卖小哥的“避风港”、居民的“文化客厅”以及党群服务的“前沿阵地”,生动诠释了“小空间大民生”的基层治理新实践,成为社区治理的“暖心样板”。
清晨6点,环卫工人王大姐走进驿站,熟练地接满保温杯的热水,然后在休息区的软椅上闭目养神。这个120平方米的两层空间里,饮水机、充电插座、应急药箱等设施一应俱全,专设的智能充电棚可同时满足10余辆电瓶车安全充电。“以前只能在树荫下歇脚,现在有了空调、微波炉,中午还能热饭。”从事外卖行业5年的刘师傅感慨道。据统计,驿站启用两个月来,已累计服务外卖员等新就业群体1000余人次,为新业态劳动者筑起了“暖心港湾”。
二层空间的文化功能区同样热闹非凡。图书阅览室藏书丰富,电影放映室每周推出红色影片展播,政策宣讲角定期举办医保、养老专题解读。值得一提的是,在龙蟠街道的积极吸纳和协调下,一家温馨的咖啡馆入驻亭暖驿站,为居民和新业态劳动者提供了一个休闲社交新场所。据龙蟠街道社区志愿者介绍,社区已开展读书分享会8场、青年夜校道德模范宣讲课程2场,智能手机操作培训6次,服务覆盖全年龄段居民。通过“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志愿者接单”的模式,驿站正从物理空间升级为精神文化新高地。
亭暖驿站还创新建立了“1+N”服务矩阵。通过整合多方资源,真正实现了服务居民“零距离”。社区充分发挥驿站的场地优势,联动辖区内的社会组织、企业等力量,将丰富的服务资源引入驿站,为居民提供多元化、精细化的服务。驿站还设置了党员先锋岗,社区党员志愿者定期到驿站为居民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难题,从生活服务到信息咨询,涵盖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已累计解决居民诉求20余件。“有问题找驿站”逐渐成为辖区居民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