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天长市张铺镇按照“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四好农村路”建设要求,重建设、强管理、抓养护,不断探索农村公路管养新举措,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交通保障。
高质量的农村公路网络,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张铺镇聚焦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需求,积极向上级争取建设指标并衔接整合各类资金,近3年来,新建双塘路、张庄路等11条共10.59公里村道,填补镇域交通空白点,完成天邵路、苏庄路等12条共36.97公里村道改造,镇域路容路况得到进一步改善。同时对接移民后扶、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等项目,推动农村公路和产业园区、观光景点“串珠成链”,农村公路的通达深度和广度得到了持续发展,切实提高群众出行幸福感和满意度。
公路建设是基础,管理养护是保障。张铺镇充分利用张铺镇党建引领“一网式”社会治理平台,打造农村公路养护“云监管”体系。通过平台对路口绿植遮挡,道路缺少警示、减速设施,道路标志标线损坏,交通信号灯、爆闪灯缺损等隐患进行全方位、无死角安全监管,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方位管理格局。“线上反映-线下处理-闭环反馈”工作链,实现隐患响应时间缩短至3小时内,平台年均处置隐患100余起,全面提升农村公路智能化、信息化、网格化管理水平。
张铺镇还实行“镇统筹、村落实、户参与”三级管养模式,筑牢公路养护“责任网”。镇级实施“预防养护+重点整治”双轨制,及时处置修复公路病害,更换各类交通标志,在临水临崖、急弯陡坡路段安装波形梁护栏、减速带等安全防护设施,有效提高公路管养质量和通行能力。各村(社区)每月开展不少于4次拉网式公路养护巡查,建立隐患台账,实行销号机制,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通过“村规民约+宣传矩阵+小程序上报”组合拳,引导群众化身“护路员”,及时上报绿植遮挡视线、占道经营等道路隐患线索,形成全镇“爱路护路、共建共享”的良好风尚。
(王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