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南谯区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行监督职能,持续深化国有资产监督,盯牢国有资产“账本”,理清资产“明白账”,打好监督“组合拳”,促进资产保值增值,为人民守好“家底”。
摸家底,全面了解国资管理情况。摸清政府“家底”,发挥国有资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向群众交出一份“明白账”。连续6年对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国有企业资产、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进行专题调查,全面了解掌握全区国有资产管理运营情况。
建制度,推进国有资产监督全覆盖。完善人大国资监督制度体系,实现监督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区委印发专题文件,明确政府向人大报告国有资产管理的总体要求、报告方式、重点内容、审议程序,明确各类国有资产监管主体及职责,为强化人大监督国有资产提供了制度保障。区人大制定专项监督计划,统筹对“三类”国有资产监督,合理确定年度专项报告议题。
重协调,推进人大监督与审计有机结合。积极探索“人大+审计”联动监督新路径,持续提升监督刚性,有效推动源头治理,不断提升国资监督效能。积极对接审计部门,为人大开展国有资产监督做好保障;紧扣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情况,推进国有资产审计全覆盖。
抓重点,全面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区人大常委会每年8月安排听取区政府上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报告,重点反映经营管理、存在问题和改进工作等情况,并将审议意见交区政府研究处理。近年来,共查找发现涉国有资产管理问题19项,提出对策建议19条,为全区稳增长、防风险、保民生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杨华勇 杨读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