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琅琊区立足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需求,聚焦“产业所需、人才所求、发展所向”,系统谋划、精准施策,加快构建适应现代产业体系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秉持需求导向,调动企业培养积极性。围绕企业发展需求,以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和团队需求为出发点,采取多部门联动方式组织政策宣讲,提升人才政策覆盖面和知晓度,营造重视培养人才的良好氛围。同时培育企业“谁用人、谁评价、谁发证、谁负责”的育才用才理念。在琅琊“五大产业链”中设置专业和课程,精益管理管控宣贯和渐进式培养,推动政策落地落实。今年以来,已指导帮助15家企业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自主评价工作。
秉持创新导向,树牢校地共建的基石。琅琊区深度融入创新思维培养,鼓励学员参与技术革新、工艺改进等拓宽视野。全面推行“双主体——三段式”学徒制,由校企共定人才培养目标,整合学校、企业资源,按照“学生→学徒→员工”进行梯度培育。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办班、企业班组化等模式,加快培育紧缺型技能人才。同时整合各方资源优势,建立学校与社会双向参与、双向服务、双向受益的新机制。
秉持政策导向,健全人才工作机制。定期深入重点工业企业,对企业的人才现状、需求结构等进行全面细致的调研分析,通过强化政策支持积极接洽指导,按照企业培训及自主认定等形式发展技工教育,促进高技能人才高质量就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年度开展职业培训3500人次,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认定2000人次以上,其中高技能人才600人次以上,2025年统筹安排区级配套资金600万元。
秉持实用导向,创新人才培育模式。琅琊区高技能人才就业创业实训基地已投入使用,将积极探索实训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新建区级就业创业赋能中心、零工市场,包含徽菜师傅、电子商务、创业培训、技能大师工作室,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实训室等功能。建成后,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行的方式,达到年开展职业培训1000人次以上、培养高技能人才200人、举办招聘会20场次、举办行业职业技能大赛2场的预期,打造“半小时灵活就业圈”服务新模式,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为促进大龄和困难等零工人员就业提供帮助和暖心服务。
(黄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