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2日
第A05版:来安新闻

民富业兴陡山村

从“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穷乡僻壤到“村美民富业兴”的活力村落,来安县杨郢乡陡山村这片曾经被时光遗忘的土地,正以脱胎换骨的姿态,成为远近闻名的和美乡村典范,一幅“村美、民富、业兴”的画卷徐徐铺展。

改变始于彩虹路的修建。这条分属于江淮分水岭风景道红岭段的道路,密切了这个偏远的村庄与外界的联系,村民出行、农产品运输难题迎刃而解。道路畅通带来的不仅是出行便利,更是观念的革新。陡山村以“净、美、兴”为目标,改造、新建了一批兼具传统韵味与现代功能的新农房,同时聚焦人居环境短板,全面清理积存垃圾,整治乱堆乱放,保洁员定期清扫巷道,让村庄告别“脏乱差”,推进污水治理和厕所改造,提升生活品质。

如今,行走于陡山村,只见青砖铺地、竹篱围院,门前“三分菜园二分花畦”里,辣椒茄子与月季绣球相映成趣。屋顶太阳能板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与白墙黛瓦、田间新绿共同勾勒出乡村焕新的轮廓。村道两旁绿树成荫,清澈溪流绕村而过。退休返乡的张老师不禁感慨:“风景宜人,没事养点鸡鸭、种点小菜,和街坊邻居唠唠家常,别提多逍遥自在了!”

依托丘陵地貌,陡山村别出心裁打造“四季有果”的种植格局。“我们村以往的特色农作物以山芋、花生为主,随着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向林果业发展,现有桃林近300亩,油桃、黄桃、冬桃品类丰富,村里的种植大户一年能有10万块收入呢!”许支书热情地介绍。

为提升农产品附加值,陡山村还积极推进农产品深加工。黄桃“变身”罐头、果脯,红薯制成柔韧爽口的粉丝,花生榨油……一系列深加工农产品让田间地头的“原生态”转化为消费者舌尖的“高品质”。 (陈金萍)

2025-05-12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30672.html 1 3 民富业兴陡山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