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包增光)今年以来,我市扎实开展春季铲毒专项行动,各级禁毒部门联合基层干部、志愿者等多方力量,以“无人机巡查、实地踏查”“进农村、进校园、进商圈”方式,以及“空地一体”巡查、“警民联动”宣传,从源头遏制毒品原植物非法种植。
全市各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严格落实属地责任,组织干部、志愿者成立踏查小分队,充分利用毒品原植物开花期“易发现、易铲除”特点,按照“不漏掉一处、不放过一株”标准,对房前屋后、废弃院落、蔬菜大棚、荒地等重点区域开展“地毯式”排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角落,确保铲毒工作精准高效。
各地借助无人机巡航遍布天网,科技赋能为禁毒巡查添加了“慧眼”。禁毒部门创新采用“空中无人机+地面铁脚板”巡查模式,针对山区林场、偏远地带人力巡查难等问题,启用无人机,开展“空中扫毒”行动。我市通过无人机高清航拍快速锁定可疑目标,实现“百米高空精准识毒”,构建起“天上无人机、地下巡查队”立体防控网络,让非法种植无所遁形。
禁种铲毒,宣传先行。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短信群发禁种铲毒提示和举报线索奖励等方式,鼓励和引导群众成为禁种铲毒工作的参与者、宣传者、监督者。线下,禁毒宣传民警走进乡村,讲解罂粟的特征和非法种植的法律后果,用乡音土话讲清“种毒违法、种毒必究”硬道理,让禁种观念深入人心。走进学校,开展以“青春不‘毒’行”“守护青春、向阳生长”等禁毒主题宣传,培育“禁毒小卫士”。走进商圈,在吾悦广场等地设立宣传点,发放手册及定制钥匙扣等宣传品,鼓励市民“随手拍”参与监督。
禁种铲毒事关民生福祉,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我市正持续深化“禁种、铲毒、断源、宣教”一体化机制,以“科技+人力”双轨巡查巩固战果,以“法治+德治”双轮驱动源头治理,全力守护绿色无毒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