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喻 松 通讯员杨云峰)今年以来,我市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奋进姿态,推动工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交出了一份提振信心的发展答卷。
狠抓项目建设,积蓄发展动能。聚焦产业升级主战场,全市2025年谋划亿元以上项目超2500个、年度计划投资超1900亿元,其中产业类项目占比39.7%。创新打出“双招双引”组合拳,成功举办3场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活动,签约项目46个、开工项目173个。扎实推进“四个一百”工程,实现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新开工74个、新竣工36个、新投产38个、新达产11个,形成项目建设梯次推进的良好格局。
深化服务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擦亮“亭满意”营商环境品牌,开展“全域通办”改革试点,扩大“高效办成一件事”覆盖面,25个行业实现“一证准营”。持续顺畅产业链上下游衔接,一季度累计开展供需及要素对接19场,涉及企业848家,其中供需对接7场、金融对接9场、技术对接3场,有效破解企业“急难愁盼”问题。
抓好惠企服务,激发企业活力。构建“政策找企业”精准服务体系,指导企业申报惠企项目,积极争取资金扶持。获批2025年惠企政策首批支持资金1030万元,惠及16家企业;争取“两新”领域超长期特别国债1.38亿元,获批专项债额度27.96亿元,为7个省开工动员项目放款4.35亿元,助力市场主体轻装上阵、稳健发展。一季度数据显示,全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99户,总数达2910户,稳居全省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