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在全椒县二郎口镇联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铿锵的锣鼓声与机器的轰鸣声交织成独特的交响曲。滁州市级非遗门歌代表性传承人毕德余甩开嗓子一亮相,工人们纷纷掏出手机记录这特别的“车间音乐会”。
“没想到今天非遗表演把锣鼓敲到生产线边上了。感觉非常有魅力,这些表演和我们的工作一样,都需要耐心和专注才能做好。”职工们纷纷感慨。说话间,演员们左手拎锣,右手持锣锤,一边敲锣鼓,一边唱起《美丽乡村人人夸》,欢快的音乐引得工人们跟着节奏直打拍子。
“我们这支表演团队里既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又有文艺爱好者,大家平日里在各行各业工作,下班后进文化馆排练,成为文艺表演者。”二郎口镇文化站站长桓永峰说。
表演结束,工人们意犹未尽。“希望你们多开展这样的活动,给职工们充充电、提提神。”联翔(全椒)轨道交通装备车间主任许金笑着说。
此次“非遗进企业”活动,是二郎口镇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弘扬时代新风的生动缩影。该镇拥有包括省级非遗“八朵云”、市级非遗“五马破曹”“门歌”等11项非遗,通过组建“遗韵二郎”文艺志愿服务队,开展“非遗进校园”“非遗进村居”等系列文艺活动,并赴上海等地表演,既传承、弘扬了文化,又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精神生活。此外,二郎口镇在保留传统非遗特色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与时俱进,在节目编排上融入时尚元素,让表演更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口味,受到普遍欢迎。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挖地域文化基因,常态化开展非遗进企业和教学活动,鼓励劳动者在工作岗位书写非遗传承与匠心锻造的生动篇章。”二郎口镇党委副书记刘怜露说。 (罗宝 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