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7日
第A03版:清流

寻迹滁州西涧

□华 章

滁州西涧,本是一条寻常的涧溪,发源于花山与全椒县交界的分水岭,沿途汇聚多条小溪,最终形成穿城而过的小沙河。千年前,只是静静流淌,默默见证着岁月的变迁。

直到唐代诗人韦应物出任滁州刺史。公务闲暇之余,他钟情于这条流经州衙门前的涧溪。彼时的涧溪,杂草丛生、堤岸塌陷,韦应物便带人培土护坡、栽种柳树。渐渐地,这里小桥流水,春潮带雨,野渡舟横,柳绿莺鸣,成了一道亮丽风景。韦应物被这灵秀之景陶醉,诗情勃发,挥笔写下了《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也正是这首诗,让这条无名的涧溪从此有了名字,也让滁州声名远扬。

暮春时节,我慕名而来,踏入滁州西涧。微风裹挟着草木与泥土的清香,瞬间驱散了我心中的纷扰。

涧边,幽草肆意舒展着嫩绿的叶片,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千年前的故事。“独怜幽草涧边生”,刹那间,我仿若穿越时空,与韦应物同赏这清幽之景,深切体会到他对这平凡幽草的偏爱,那是对宁静、质朴生命的敬重与怜惜。这幽草生于斯长于斯,不争不抢,默默展现着生命的坚韧与宁静,也让在都市忙碌奔波的我,寻得了久违的平和。

抬眼望去,深树蓊郁,几声清脆鸟鸣传来,瞬间点亮了这片静谧山林。遥想当年,韦应物聆听着同样的啼鸣,心中应满是惬意与悠然。在这嘈杂的时代,这纯粹的自然之声,是抚慰心灵的良药,让我能静下心来,感受当下的美好。

忽然,细密的雨丝飘落,打在涧水上,溅起层层银白水花。春潮裹挟着雨水,奔涌向前,耳边尽是水流的喧嚣。“春潮带雨晚来急”,在这雨幕与春潮中,我似乎与韦应物一同站在岸边,目睹着自然的力量,体悟着人生的起伏。这湍急的水流,正如生活中的困境与挑战,虽汹涌却也蕴含着生机。

我来到野渡,一艘孤舟横在岸边,随着水流轻轻晃荡。船身湿漉漉的,雨滴顺着船舷滑落,融入水中,四周寂静无人,唯有风声、雨声和水流声。“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留下这一笔,是在喧嚣尘世中寻得的内心宁静,是历经沉浮后的豁达超脱,也是对随遇而安生活态度的一种崇尚。这舟“自横”,是一种不被世俗羁绊的自在,是在困境中坚守自我的淡然,在如今快节奏的社会里,人们被时代的浪潮推着前行,鲜少有人能停下脚步,欣赏这野渡孤舟的宁静之美,领悟这“自横”背后的从容与淡然。

站在西涧边,我心中感慨万千。千年时光匆匆而过,西涧的景色依旧如初,见证着历史的沧桑,坚守着这份清幽。韦应物虽已远去,但他的心境、他对生活的感悟,通过这首诗跨越时空,与我共鸣。在这一瞬间,我深刻理解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对宁静的向往从未改变。

此次西涧之行,是来感受韦应物笔下春潮带雨的场景,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心灵之旅。我带着敬仰与热爱而来,离开时,心中满是眷恋与新的感悟。愿这西涧的美永恒,也愿更多人能在此寻得内心的宁静与力量。

2025-05-07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30519.html 1 3 寻迹滁州西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