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时节是暴雨多发季节,防汛防旱是我们需要预防的主要灾害,学习防汛防旱安全知识十分有必要。请大家提高警惕,以防遇险。
一、防旱安全知识
旱灾指干旱对农业生产、城乡经济、居民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主要表现为因旱造成的饮水困难、因旱造成的作物受旱。
旱灾来临时,应该怎么做?
1.保持正常心态,避免由于情绪烦躁导致行为失常,出现车祸、打架斗殴等意外伤害事件。
2.高温时应减少户外活动,避免阳光直晒;尽可能多的饮水。
3.注意用火安全。不能乱丢烟头、不能带纸、烛到室外燃烧。严禁燃放烟花爆竹。农村地区尽量不要使用稻草等柴火做饭。
4.饮用水要经过澄清、过滤、消毒等处理后方可使用。不喝生水、不吃凉菜;不吃变质食物,隔夜食物要熟透;吃瓜果,要洗净去皮。
5.不吃病死家禽、畜。发现有病死禽畜要及时报告当地政府或农业、卫生部门,在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消毒和深埋处理。
6.如病要及时就医,如发现周围有2人以上患病状相似的病,要向医务人员报告。
二、防汛安全知识
汛期是指河水在一年中有规律显著上涨的时期。进入汛期,意味着各地进入一年中降雨集中期,及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频发期,降雨强度更大、历时更长,洪涝灾害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天气更加复杂多变,极端天气将明显增多。
(一)暴雨出行,需注意什么?
1.减少出行。收看天气预报,合理调整出行计划。
2.避开漩涡。不要贸然涉水前行,警惕井盖、下水道等,避开路面漩涡区域。
3.行走时重心后置。独自前行时,应双臂前伸,重心后置在后脚上,用脚尖左右扫动探路,确认前方是平地,试探前行。
4.尽量结伴同行。多人同行时,可一人在前探路,另一人双手抓紧前者裤腰部位,前脚虚、后脚实地跟着前进。
5.远离电力设备。避开落地广告牌、变压器、电线杆等电力设备,涉水途中如果感到脚下发麻,应立即止步并后退。
(二)暴雨行车,需注意什么?
1.检查车辆。出行前检查发动机盖和车门封闭情况,以及雨刷器、制动器状况,及时排除故障。
2.控制车速。行车时要降低车速,保持车距,双手紧握方向盘,同时打开雾灯警示后方车辆。
3.避开积水。选择排水能力较好的大路及主路,避开积水路段。路面积水不超过半个车轮,一般可正常通过。
4.不要留在车内等待救援。涉水行驶过程中如遇熄火,应在水位还未完全上涨前下车并快速撤离,避免水位过高电动门窗自动锁定。若被困于车中,用逃生锤敲碎车侧窗逃生。
(三)洪水来临前,应准备什么?
1.随时关注天气预报和灾害预警信息。
2.根据当地政府防汛预案,做好应对洪涝灾害准备。
3.家庭应自备简易救生器材,以备来不及撤离时自救和互救使用。
4.应防备滑坡、泥石流、房屋坍塌等次生灾害。
5.保持通讯畅通,方便撤离、呼救使用。
6.撤离时注意关掉煤气阀、电源总开关等。
7.撤离时要听从指挥,险情未解除,不要擅自返回。
(四)洪水到来时,如何自救?
1.迅速向高处转移,来不及转移时,应尽快就近抓住固定物或漂浮物。
2.如果被洪水包围,应设法发出求救信号,及时寻求救援。
3.在撤离时应避开 高压电线。
4.安全转移要本着“就近、就高、迅速、有序、安全、先人后物”的原则进行。
5.当发现有人溺水或被洪水围困时,应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设法营救。
6.洪涝灾害期间需谨慎驾车,在不能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不可在湿滑山路、积水路段、桥下涵洞等处行驶。
(五)发生山体滑坡时,如何自救?
1.首先应保持冷静,不能慌乱。迅速环顾四周,向较为安全的地段撤离。
2.撤离时,以向滑坡两侧跑为最佳方向。一般除高速滑坡外,只要行动迅速,都有可能跑离危险区段。
3.当遇到无法跑离的高速滑坡时,如滑坡呈整体滑坡时,原地不动,或抱住大树等物。
(六)发生泥石流时,如何自救?
1.保持冷静,不要慌乱。
2.要跑到开阔地带,尽可能防止被埋压。
3.要立即向坚固的高地或泥石流的旁侧山坡跑去,不要在谷地停留。
4.要马上往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一边的山坡上面爬,爬的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一定不要向泥石流的流动方向走。
三、灾后防病
1.不喝生水,只喝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
2.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
3.注意环境卫生,不随地大小便,不随意丢弃垃圾。
4.避免手脚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尽量保持皮肤干燥,预防皮肤溃烂和皮肤病。
5.做好防蝇防鼠灭蚊工作,预防肠道和虫媒传染病。
6.勤洗手,不共用个人卫生用品。
7.如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皮疹等症状,要尽快就医,防止传染病爆发流行。
8.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尽量不接触疫水,必须接触时应做好个人防护。
(来源: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