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天长市广陵街道人大工委创新“码上履职”机制,持续推行“亮身份、扫码提、即时办”服务模式,将代表履职阵地延伸至群众“家门口”,以数字化手段破解民意收集难、问题解决慢的难题,架起了党群“连心桥”。
“一码通联”破解沟通壁垒。近年来,该街道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心、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人大代表公示栏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通过赋予每位代表专属的“履职二维码”,让群众通过手机扫码,即可在线提交建议、预约面谈或查询办理进度。2024年4月上线以来,累计收到群众诉求112件,办结率达100%,群众满意度达98%。
“三色管理”跑出解题加速度。该街道人大工委试行“红黄绿”三色分级响应机制,对涉及安全隐患的红色事项,人大代表须2小时内现场核查;黄色事项48小时出具解决方案;绿色事项纳入常规议程。今年4月12日,天长市遭遇极端大风天气,天长市人大代表、天福社区工作者董亚楠通过居民扫码反映,接到关于“市区平安路仓储综合楼楼顶太阳能热水器发生倾覆,悬挂在半空,情况极端危险”的红色事项问题后,董亚楠所在社区立即启动红色响应,设置警示标识、联系业主和消防救援部门第一时间予以拆除,消除了重大安全隐患。
“立体服务”激活治理末梢。“码上说”平台不仅联通民意,更延伸服务触角。人大代表们将政策宣讲、民意调查等功能融入二维码,开展“扫码普法”“扫码问诊”等特色活动。从“坐班接访”到“云端互动”,让代表从“被动解题”转为“主动问需”,数字化让代表履职更有温度。目前,已有80%的居民群众通过线上渠道参与基层治理。
小小“二维码”,连着“大民生”。据了解,广陵街道将深化“码上履职”平台功能,创新接入AI智能应答、数据分析模块,推动民意诉求处理从“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升级,让数字技术持续赋能基层治理现代化。
(刘世军 柏广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