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喻松 通讯员韩磊
春日的皖东大地,麦浪翻滚,生机勃勃。在凤阳县墙西村,曾经杂草丛生的荒地如今披上新绿,5670亩高标准农田里的小麦长势喜人。“做梦都想不到,这些‘望天收’的地块能变成‘吨粮田’!”望着即将丰收的田野,村党总支书记李家跃的脸上绽开了笑容。
墙西村的蝶变始于两年前。这个地处凤阳县城郊的村庄,曾因人口外流严重沦为“空心村”——全村常住人口不足300人,不少农田撂荒,冬季荒芜面积一度达2500多亩。随着乡村振兴号角吹响,凤阳县将墙西村列为高标准农田改造范围,一场改写命运的“土地革命”拉开帷幕。
“旱田改水田,碎田变整田,薄田变肥田。”在党员干部带领下,村民顶着烈日参与土地测绘,用汗水浇灌出集中连片的良田。仅用一年时间,7136块零散地块被整合为486块规整农田,新增耕地195亩,1922亩旱地变身丰产水田。新建泵站实现“南水北调”,6座清淤塘坝、52公里衬砌沟渠、30公里生产路织就四通八达的“水利网”,让“靠天吃饭”成为历史。“以前冬天田里光秃秃的,现在全是绿油油的麦苗。”村民张汝生指着自家流转的30亩地喜笑颜开。
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如何盘活土地资源成为关键。据李家跃介绍,墙西村创新思路,借力农村土地大托管政策,与垒地森家庭农场达成3500亩土地流转协议,每亩租金达到550元,村集体还通过管理服务增收17万元。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16万元,较往年翻了一番。这一成绩的取得,不仅让村民们的医保、高龄老人慰问金、学生助学金等有了着落,更为墙西村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政府的支持力度超出想象!”承租企业负责人高垒坦言,政府配合打井蓄水,协调水井租赁,让我们放心大胆地投入好几百万元。“今年我们又追加了1000亩流转面积,下一步打算承租村里的仓储厂房、建设现代化育秧工厂,把这里变成现代农业综合基地!”
在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墙西村的蓝图持续铺展。总投资622万元的和美乡村中心建设项目落地生根,配套260万元的农业仓储设施和2000平方米的光伏发电项目加速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场景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