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来安县通过写好法治建设“四篇文章”,不断提升基层法治建设和依法治理水平,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添力赋能。
抓“关键少数”做好法治“引领文章”。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将开展党政主要负责人年度述法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重要实践,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述法纳入年度依法治县要点、作为年终述职考评的必述内容,通过细化指标、量化打分,压实法治责任,以述法“硬约束”进一步压紧压实党政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坚持人民至上做好法治“为民文章”。始终坚持把法治建设贯穿于发展全县经济建设的全过程,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按照全面覆盖、分级实施、需求导向、务求实效的原则,每年度制定印发组织实施“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明确牵头单位、责任单位以及工作标准、完成时限。县委依法治县办实时跟踪落实各部门组织开展实施情况,不断扩大“法治为民办实事”社会影响力,切实提升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
重视文化建设做好法治“阵地文章”。来安县全面推进“1+9+N”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先后建成法治文化主题公园、法治广场、法治长廊、农家法治书屋等法治文化阵地140个,成功创建市级林桥法治文化公园;扎实推进“1名村(居)法律顾问+1名普法志愿者+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共培育“法律明白人”881名、招募普法志愿者160名,全面增强法治人才参与法治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
拓宽公法服务做好法治“惠民文章”。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汊河镇创新建设“苏皖法务部”,建立跨区域法律服务管理协调机制。在立光电子公司建立公共法律服务驿站,已为园区内企业提供法律服务60余次,解答企业及职工法律咨询150余人次,办理涉企公证24件,实现公共服务“驿站能办、来了就办、办能办好”。与民政局、残联、妇联共同出台了法律援助工作衔接联动机制,打造具有来安特色的“亭好·安心援”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品牌,已开展“法援护苗”“法援惠民生”“亭好·安心援”等系列宣传专场23场。
(张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