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浪潮中,琅琊区凭借创新金融工具与产业政策协同,正悄然孵化一批新质生产力标杆企业。安徽卡罗特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卡罗特”)的故事,正是这一变革的缩影:从南京创业者刘泽文带着20余年汽车行业经验跨界而来,到扎根滁州三年营收突破8.6亿元,再到产品远销20余个国家,这家年轻企业用“技术出海”印证了金融活水润泽实体经济的乘数效应。
“二次创业”的抉择:“老汽车人”遇上新赛道。时间回溯至2022年,已在进出口贸易领域深耕多年的刘泽文敏锐嗅到商机: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跃居全球前列,传统整车出口模式面临高关税、物流成本攀升等瓶颈,而“散件出口+海外组装”的KD模式既能规避贸易壁垒,又能带动属地国就业,成为车企全球化布局的新路径。
当年9月,刘泽文带领核心团队落户琅琊经开区,成立卡罗特公司。“选择滁州,看中的不仅是毗邻南京的区位优势,更是这里‘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生态。”刘泽文坦言,企业初期投入超亿元建设智能化车间,但房产证尚未办理,企业最值钱的就是技术专利和海外订单,面临因固定资产权证未办理导致的融资困难。
“雪中送炭”的破局:15天拿到“信用通行证”。转机出现在2024年末,琅琊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琅琊担保”)在走访中了解到企业的困境:卡罗特手握头部车企订单,出口欧洲的KD组件供不应求,却因缺乏抵押物导致流动资金缺口达千万元。
“这类企业正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不能困在传统风控模型里。”琅琊担保业务团队迅速启动“税融通”绿色通道,依托税务、海关等多维数据构建企业信用画像——B级纳税信用、与南京卡罗特进出口公司的稳定供应链关系,最终在15天内完成1000万元纯信用担保审批,减免担保费8.5万元。这笔资金如同及时雨,让企业如期采购关键设备,化解了企业燃眉之急。
(刘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