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孝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宣传干部不仅是作风建设的学习者、践行者,更是传播者、引领者。当前,全党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如何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镜,答好作风建设的时代答卷,是每一名宣传干部必须深思笃行的光荣使命和重要课题。
坚定理想信念,拧紧思想“发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从公款吃喝到文山会海,从形式主义到官僚主义,这些看似“小节”的问题,实则是党性问题、作风问题。宣传干部身处意识形态工作最前沿,作风问题容不得半点懈怠,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作风建设是永恒课题”的论断,把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党性锤炼的必修课。只有在思想上正本清源,才能在行动上风清气正。
主动担当作为,传播新风正气。宣传干部要当好“宣传员”,将笔触和镜头变成作风建设的“扩音器”和“聚光灯”,用群众听得懂、愿意听、记得住的“大白话”,讲好中央八项规定带来的新风正气。从基层调研中“轻车简从”的真实场景,到民生工程中“务实高效”的鲜活案例,都是团结鼓劲、正面宣传的素材。宣传干部要当好“监督员”,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顽疾敢于“亮剑”,通过曝光反面典型案例,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让作风建设的正气更足、底气更硬。
坚持久久为功,传承文化基因。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宣传干部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推动作风建设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一方面,要用好“制度之手”,将权力关进制度笼子,切实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另一方面,要善用“文化之力”,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通过传播滁州红色故事、优秀文化和先进典型,努力让作风建设成为党员干部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秉持躬身践行,锤炼过硬作风。宣传干部不仅是作风建设的“宣讲员”,更是“践行者”。宣传干部要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做到“身入”,更要做到“心入”,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倾听民意,用行动温暖民心。只有沉下心、俯下身,才能创作出“沾泥土”“带露珠”的作品,才能以实际行动诠释作风建设的宣传担当。要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从文风会风到新闻报道,从宣传宣讲到舆情引导,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真正做到为基层减负,赢得广大群众的好口碑。要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劲头,坚持做就做最好、当就当先进、争就争第一,开拓进取、守正创新,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新滁州提供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