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9日
第A07版:全椒新闻

不凭经验靠数据 智慧养虾促升级

本报讯 日前,小龙虾在沉睡了一个冬天后,已开始陆续上市。笔者在全椒县二郎口镇小龙虾养殖大户王如峰的养殖基地看到,一个大屏幕实时显示着虾田的水温、溶解氧、PH值等关键数据,这是智慧系统通过水下传感器传来的信息。“这些数据不光在电脑上,还可以通过手机端查看,有了这一技术,就能为小龙虾养殖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什么时候该增氧,什么时候该投放哪种有益菌都一清二楚。”王如峰指着智慧农业平台说,这套系统让传统“靠天吃饭”的养殖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作为全椒县龙虾产业协会会长,王如峰已取得稻虾连作技术相关发明专利13项,而智慧农业系统的应用更让稻虾养殖实现产业升级、效益增加。“以前养虾凭经验、靠感觉,现在靠数据、靠技术。同样的优质虾苗,不同的养殖方法、管理水平,对最终小龙虾的产量与品质有着极大的影响。”王如峰介绍说,智慧农业实现了养殖全程精准化管理,与传统养殖相比,亩均增效20%,成本亩均降低200多元。同时,该系统在水稻生长期间还可定期自动生成分析数据,给田间管理提供参考建议。

连日来,在二郎口镇赤镇村小龙虾交易市场,每天凌晨就开始上演“抢虾大战”。“小龙虾一天一个价格,水涨船高。目前每斤30元左右,‘五一’后大量上市,价格就会大幅下降,尽量早上市,才能赚得多。”赤镇村党总支书记费贤飞说,智慧农业通过精准监测、科学养殖,让小龙虾规格大、品质优、实现错峰上市。据了解,随着小龙虾养殖效益不断提升,二郎口镇稻虾连作面积已超8万亩,小龙虾年总产量超1.2万吨,年产值7亿元,已形成养殖、加工、运输、销售全产业链,各类小龙虾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带动小龙虾垂钓、民宿等乡村新业态。

在全椒县十字镇陈浅村的万亩稻虾共作基地,潘氏小龙虾数字化监管平台已投入使用,其中,稻虾综合种养自动化智能管控系统可远程控制增氧机、投喂设备,功能模块响应速度不超过2秒;质量安全可信溯源系统则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从苗种投放、饲料采购到成品销售的全流程可追溯;在5G网络环境下,视频监控画面切换延迟低于1秒,设备报警触发至人工干预响应时间压缩至2秒内,真正实现了“看得见风险、控得住过程、查得清源头”。

“通过智能分析,去年小龙虾成活率提升12%,饲料浪费减少8%,优质稻产量增加15%。”潘氏龙虾基地负责人说,基地年产小龙虾2000吨,优质水稻近6000吨,产值近亿元,带动240名村民就业。

稻虾共作智慧云平台,不仅服务于生产端,更成为政府监管的“智慧眼”。主管部门通过平台可实时调阅稻虾种养基地的规模分布、运营状态及财务健康度。目前,该平台已与省、市相关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互通,构建起省、市、县三级联动监管体系,可为农户提供精准服务。

目前,全椒县累计建成数字稻虾综合种养示范点35处,推广无人机、无人艇等智能设备,实现虾田环境动态监测,带动1200余农户增收近3亿元,亩均增效20%。 (胡 然 石苗苗)

2025-04-09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29544.html 1 3 不凭经验靠数据 智慧养虾促升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