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竹欣
3月27日,高山村蔬源食品有限公司里,热火朝天。流水线旁,工人们忙个不停。一筐筐清洗干净的白萝卜被倒入机器里,经过切碎、高温消毒、烘干等程序后,变成了方便食品里常见的脱水蔬菜干。
“目前,公司正在生产的是韩国客商定的白萝卜丝。每天的新鲜白萝卜使用量在80吨左右,烘干后成品约为6吨,每吨售价8万元。”企业负责人许总介绍,公司原材料一部分从外地采购,还有一部分则是和当地农户签订订单种植合同,由当地农户按公司需要进行种植。“我们节省运费,农户实现增收,可以说是一个双赢结果。”
半塔镇高山村地处来安北部,长久以来,大多村民以传统农业为生,村集体经济发展较为滞后。201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仅2000余元,2014年被来安县列为贫困村。为改变村里贫穷落后面貌,该村抓住脱贫攻坚机遇和政策,用足用好扶贫资金,引进好项目,使这个昔日贫穷的小村庄渐渐实现了从贫困村到百万村的华丽转身。
该村先后培育了蔬菜种植、小龙虾养殖、特色林果、有机水稻等特色产业;2016至2017年,陆续建设3个村级光伏电站,为村集体带来每年近40万元收益;2018年至2024年,7个蔬菜大棚建成,脱水蔬菜加工扩建及配套设施项目落地,并先后引进蔬菜加工、小龙虾加工、粮食烘干、冷链仓储、机械加工等企业入驻,为村集体带来了每年近60万元收益,同时还为当地农户提供了近40个工作岗位。
脱水蔬菜加工项目落地后,高山村大力推动合作生产经营,动员当地农户根据企业生产需要发展蔬菜种植,企业与农户签订保价回购协议,农技部门和企业技术人员进行跟踪技术指导,指导农户种植紫薯、青梗菜、百合等。
瞅准蔬菜厂大量收购原材料的商机,该村村民相广友承包40亩旱地种起了紫薯,“工厂统一收购,一亩地产值3000多元,每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相广友说。目前,该村订单种植面积达300余亩,预计每年可为当地农户带来100余万元稳定收益。
深耕特色产业,经过10年发展,2024年高山村集体经济收入超205万元。“2025年我们村又引进了光伏发电项目,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将达到230万元。”高山村党总支书记张在兵介绍,为让村集体经济发挥更大效益,让全体村民共享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果,村里每年拿出大量资金用于改善生产条件。
高山村是一个农业村,以往,每到耕种季节,村民都要自筹费用用于挖渠清淤、提水灌溉,每亩地的灌溉成本约为50元。村集体经济发展起来后,村里每年根据情况拿出专项费用,为村民修筑机耕路、配套涵管、挖渠清淤。陆续打了85口机井,帮助村民发展稻虾共作产业,使每亩地的产值增加了近2000元。
为让所有村民共享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果,该村每年拿出8万余元,用于全体村民分红,拿出6万元用于除草、环境卫生整治、绿化等,此外,还为上幼儿园到高中的孩子们提供文具,为大学新生购买行李箱……
村里变化让村民们获得感不断增强。“生产道路村里修,提水钱村里给,孩子的文具村里买,村里的不断发展让我们老百姓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了。”相广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