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晨旭 王文礼
去年以来,琅琊街道坚持以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以“九问九争”为抓手,锚定“533”战略目标,聚焦“双招双引”,踔厉奋发,拼搏实干,斩获2024年度琅琊区“美好琅琊”建设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招商引资先进单位、招才引智先进单位、商圈经济突出贡献单位等4项集体表彰,交出一份高质量发展高分答卷。
招商引资“强引擎”:精准布局激活产业新动能
琅琊街道立足“产业链+资源禀赋”双轮驱动,绘制新能源产业、零售批发业、现代服务业招商图谱,组建由班子成员牵头的招商专班,赴南京、合肥等地开展招商活动10余次,完成滁小乐超市有限公司3000平方综合超市项目、安徽恒逸文旅发展有限公司千万级水上旅游项目等项目的引进工作。科学规划街道“三点一线一高地”产业发展布局,以苏宁商圈高地为中心,打造街道数字产业等3个新质产业园区,串联四合路—天长路—三里亭路人气步行街,以新质产能带动人气消费,增强街道内生动力。目前,数字经济产业园已注册企业241家,服务业孵化中心已签约平台公司15家,贡献税收约928万元,为街道贡献税收超一半以上。截至目前,街道累计招引落户亿元以上商业项目1个,招引规模以上商贸服务业企业3家,挖掘现代服务业线索4条,即将落户。
招才引智“筑高地”:厚植沃土释放发展新活力
琅琊街道始终坚持把人才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坚持招才引智“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建立“街道+二级机构+社区”三级联动引才体系,积极参与“人才安徽行”“满天星人才街区”等活动,联合区人社局赴南京晓庄学院、安徽农业大学等地开展校园招聘活动。选聘南京师范大学、滁州学院等院校6名大学生担任街道兼职团工委副书记,融入街道基层治理、志愿服务、文明创建等工作。通过安徽选调生考试、事业单位招聘、基层特岗选拔、社区工作者招聘等方式录用选调生5名、综合执法大队队员2名、基层特岗13名、社区工作者18名。围绕“城市友好 青年有为”目标,联合团区委开展“舞动青春”“琴筝之初”等主题青年夜校9期,为辖区26名新就业大学生办理公租房补贴。
商圈经济“焕新颜”:多元融合点燃消费新热潮
四合路特色小吃街建成于2014年11月,地处滁州市中心商业繁华地段,全长约700米,是本地特色美食街区。现有摊位75个,门面房20间,带动就业160余人,与天长路连接成线,经营户集中,流动人员密集,双休日人流量近3000人次,是琅琊街道“三点一线一高地”产业布局中的“夜明珠”。针对小吃街基础设施老旧破损、就餐环境较差、特色亮点不突出等问题,琅琊街道主动作为,以党建为统领,在软硬件提档升级、规范经营秩序、激发“夜经济”运行活力、提升知名度上做文章。目前,56个餐车焕新升级,入驻经营户完成燃气改电,经营安全显著提升。依托街区红砖青瓦原始风貌,融入醉翁亭建筑特色和本地“老字号”美食等文化元素,建成“滁州盛宴”文化墙、“四合路”打卡点、卡通彩绘墙等地标,全面升级改造四合路特色美食文化街区,着力打造烟火气息足的“幸福琅琊”。
美好琅琊“惠民生”:共建共享绘就民生新画卷
把高质量发展成果加速转化为民生“温度”。顺利推进成业公寓等3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陆续开工,改造面积约2.5万平方米,惠及居民300户。通过居民议事会等方式,新建非机动车棚20余个,新增停车棚建设面积约1500平方米,极大地缓解了群众停车难、充电难的问题。持续擦亮“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服务品牌,建成5家社区食堂,提供就餐人次约13.1万次,补贴金额约35.8万次。发放高龄补贴2219人91.2万元,发放残疾人生活补贴213人12.0万元。积极开展“就业帮扶”活动,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办理68人20.06万元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目前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80%以上;大力支持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提供多种就业服务,协助办理贷款申请,办理11人190万元小额创业担保贷款;认定就业困难人员23名,组织专场就业帮扶活动,就业帮扶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