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0日
第A02版:综合新闻

建“积分超市”于村头巷尾,送“文明积分”到百姓心间

移风易俗,“易”出和美乡村新风尚

通讯员赖哲茜 全媒体记者胡文峰

各地“积分超市”里越来越多的村民靠积攒美德来“消费”,移风易俗示范酒店里不断飘出“幸福味道”,“低彩礼”“零彩礼”的婚俗新风正成为滁州年轻人婚姻观念里的“新潮流”,厚养薄葬、丧事简办也逐渐成为当地百姓传递孝老爱亲美德的新共识……近年来,我市聚焦移风易俗“小切口”,通过“宣传引导+典型示范+文明实践”,让移风易俗从“政府推动”逐渐转向“群众自觉”,为乡村振兴注入文明力量。

宣传引导“有温度”

3月11日,滁州市2025年“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主题示范活动,在天长市三元村举办,村歌《和美三元》、音乐快板《移风易俗真正好》、扬剧《说唱好人吴维朝》……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彩节目轮番上演,活动现场还设立公益集市,提供移风易俗等“一站式”便民服务,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

连日来,全市各地通过主题宣讲、文艺展演、短视频传播等方式,开展“抵制高额彩礼 倡导文明婚俗”“殡葬移风易俗 倡树文明新风”等主题宣传,引导广大群众破陋习、树新风。南谯、定远、全椒开展“谯梁夜市”“快板宣讲”“文明实践赶大集”等系列主题活动,天长、来安等地创编《移风易俗做模范》《新风伴我行》等文艺作品,明光、凤阳采用传统曲艺、民俗展演等贴近群众的表演方式,把婚事新办、厚养薄葬、文明理事等观念传入千家万户。

典型示范“有广度”

近年来,我市始终注重以点带面,通过表彰先进强化示范效应,深入挖掘移风易俗先进典型,让群众学有示范、行有榜样,引领文明新风。

各县(市、区)全面落实党员干部婚丧喜庆事宜“两报告一承诺”制度,自觉抵制超标准、超规模婚丧宴席和人情往来,主动参与文明婚俗、文明殡葬宣传引导工作。

南谯区乌衣镇号召全镇党员干部、村“两委”成员、村民代表,共同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300余份。同时,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开展“乌衣好人”等评选表彰活动,共评选孝老爱亲、助人为乐、诚实守信等先进典型178人,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典型激励身边人,有效带动群众向善向好。

在明光市活跃着一个特殊群体——“大支”,他们在乡村婚丧嫁娶传统习俗中替“事主”出面张罗事宜、协调工作。明光市着力推动“大支”、丧葬一条龙等重点群体示范带动,吸纳481名“大支”、32名红娘等组建152支村级“文明新风管家”服务队,主动上门张罗事宜、指导礼仪。两年来,共劝导1300余户群众丧事简办、小事不办,农村部分地区彩礼金额较往年下降约10万元。

文明实践“有力度”

为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新风尚,我市发布《滁州市移风易俗行为规范》,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弘扬时代新风 共筑美好生活”“文明婚俗 幸福大家”等主题文明实践活动,在寓教于乐中引导群众摒弃陈规陋习,厚植文明新理念。

南谯区沙河镇积极推进白事简办,引领文明新风。草王村75岁贾大娘过世时,她的家人积极响应“文明殡葬”号召,整场丧事办得简单又不失庄重,在村民中起到良好示范效应,掀起了一股丧事简办、节俭治丧的文明新风。事后,她的儿子说“现在村里谁家有白事,红白理事会成员都会上门帮着张罗,也都照着殡改政策去做,家属省心省力也省钱,用新的方式展示我们的孝心,我们觉得很值得提倡。”

除了丧事简办,高额彩礼的陋习也得到了有效遏制。今年春节期间,小岗村两位身份特殊的新人婚礼引起关注。新郎余闯:军人、“安徽好人”“滁州市道德模范”,新娘严妹:“改革先锋”“大包干”带头人之一严金昌的孙女。他们的一场温暖的“零彩礼”婚礼,如一股清风吹来,为当下我市婚俗改革增添了一抹别样色彩,也带动越来越多的家庭倡导并践行“低彩礼”“零彩礼”的婚姻理念,树立了文明健康的婚俗新风。

2025-03-20 建“积分超市”于村头巷尾,送“文明积分”到百姓心间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28649.html 1 3 移风易俗,“易”出和美乡村新风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