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07日
第A07版:街道乡镇

建设美丽乡村 照亮振兴之路

——天长市永丰镇三元村高质量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陶子欣

近年来,天长市永丰镇三元村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加大资金投入,擦亮“杉水田园”四张名片,更新“宜居宜业宜游宜研”四篇文章,提笔绘就一幅业兴民富、村美人和的崭新画卷。

以生态之“和”,形塑“杉水田园”之美

自“农村人居环境攻坚清零行动”开展以来,三元村先后整治村民组庄台190户,家家实现水泥路硬化、太阳能灯亮化、种植养殖规范化。2024年完成乡村道路白改黑2600米,彩色骑行道1300米,河道整治9878米,水利泵站新建4个,老旧小区改造3个。此外,自主开启垃圾不落地、全村零污染的环保建设之路,带领村民们逐步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成功实现农村居民生活垃圾收集率100%、垃圾分类率100%、无害化处理率100%。全域人居环境整治有序推进,形成“望得见杉、看得见水、融得进风景、留得住乡愁”的美丽风光。

不仅要“村容整洁”,还要“生态宜居”。三元村持续提升十里水杉大道周边环境,新建2300米林下栈道,尽显“杉”美。修复胭脂湖湿地生态系统,畅通6300米环湖骑行道,激活“水”美。依托万亩生态农田林网保护区,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区7万余亩,绘就“田”美画卷。探索绿色发展道路,引入市场主体经营3000亩农业园,实现“园”美。

如今,三元村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回到家乡,深入挖掘乡村独特优势,并将其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释放出“和美乡村”的经济效益。

以产业之“和”,描绘共富发展之美

作为天长市最早的省级农业示范区及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三元村以数字赋能传统农业,广泛吸纳“新农人”,用“新农具”干“新农活”,谱写起新时代的致富经。如今,三元村已形成了以芡实、稻米为主的两大现代化农业种植和农产品加工全产业链,并形成以林果等特色种植为基础的饮品产业链,年产值可达5000万元。同时,新建厂房、引进企业,集体经济收入从2021年的32万元,增长到2023年的74万元,再到2024年突破100万元,实现增收“三级跳”。

“一二三齐步走”,才能打好产业协同发展“组合拳”。早在2017年,三元村便成功举办了首届“皖东开秧门农俗文化旅游节”,将农文旅融合发展作为自身的优势和方向。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永丰镇实施“十里杉水、诗画田园”生态旅游项目,在三元村开展特色美食聚落、精品民宿品牌创建等项目,引入安徽天康旅游集团等社会资本参与运营,完成乡村点“绿”成“金”的蜕变,2024年游客量突破5万人。

以治理之“和”,再添乡村生活之美

和美乡村的建设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有效治理。三元村党总支通过优化班子结构,吸纳创业人才,组织观摩学习,谋划村庄发展。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2024年,组织党员参加志愿服务活动21次,服务群众1140人次。

此外,科技也成为永丰镇探索建立党建引领村级议事协商制度的一大助力。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数字技术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在“田园永丰”小程序,交纳党费、用工招聘、信息查询等服务一应俱全,政务公开、事项查询等信息一目了然,乡村治理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乡村欣欣向荣,离不开“里子”“面子”两手抓。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三元村深入挖掘乡村孝亲敬老、以和为贵等文化底蕴,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明积分超市,常态化开展“星级文明户”评比等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共同遵守村规民约、倡导文明新风。组建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组织,遏制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村内风气焕然一新。

2025-03-07 ——天长市永丰镇三元村高质量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28152.html 1 3 建设美丽乡村 照亮振兴之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