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 峰
每到“三八节”,我总会给老婆一点小小的惊喜,虽然表达方式看起来俗不可耐,但是实用,老婆喜欢。
这不,到了“三八节”这天,一下班,我就拎着菜篮子往菜场跑,只为赶在老婆回来之前,做一顿自认为拿手的晚餐。当然,途经花店,一束玫瑰还是要买的,虽然节日当天价格比平时贵了不少,但为了表达真心,我还是咬了咬牙,点了一下手机,将不多的零花钱刷了出去。
说实在话,老婆对这个家的付出,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间。常言道:“女人顶起半边天。”可在这个家,老婆简直扛起了大半个天。由于我经常出差,每天接送孩子、每周照顾老人、平时料理家务的重担,就撂在老婆的肩头,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眼前,“三八节”正好给我一个表达的机会,我决定抓住它,好好表现一番。
锅碗瓢盆奏响了欢乐的乐章,橘红色的夕照洒在厨房的玻璃窗,透过浓浓的烟火气,有一种梦幻之美,我开始为自己的一盘盘、一碗碗“杰作”得意洋洋。
随着门铃响起,菜肴、红酒、玫瑰花、巧克力也恰到好处地摆上了餐桌,香熏蜡烛点燃了,舒缓的轻音乐也响起了,我快步走上前将门打开,迎接老婆与孩子的归来。
当爱人一进门,见此情景,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孩子夸张地大喊“真浪漫哟,我的天呐”,一下子扑向餐桌,大快朵颐起来。我和爱人相视一笑,挨着孩子坐了下来。
我决定来点仪式感,于是举起酒杯说:“老婆,你辛苦了,祝你节日快乐!”没想到就是这么简短的一句话,让爱人的眼睛忽然潮湿了起来。“谢谢你的理解!”爱人举起了酒杯,我接下来也说声“谢谢你的包容!”与她碰一碰杯,先干为敬。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婚姻是两心相印、相忍、相让的结合。”当今社会,随着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家庭的负担越来越重,相互体谅、相互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热恋时的“你侬我侬,忒煞情多”,一朝变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活开始走向平平淡淡。日子一长,免不了磕磕绊绊。
但生活的烟火气里,也可以有玫瑰香,也会有浪漫。
只要做一个有心人,你会发现,波澜不惊的日子里,能制造浪漫的机会其实很多,譬如“三八节”、彼此的生日、结婚纪念日、七夕等等。生活中哪怕有一点收获,都可拿来与爱人分享,或送她一件小礼物,或赠予她一束鲜花,或来一次短暂的旅行,或来一次聚餐,给生活激起一小朵名叫“罗曼蒂克”的浪花。
当然,爱的表达远远不止这些,当她感冒时递上一杯热茶,当她不开心时陪她散步,当她心绪不宁时送上深情的拥抱,当她疲惫时给她来一次非专业却真情的按摩,当她在外面受委屈时给她娓娓讲述一个幽默的笑话……日子一长,你会发现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不起眼的生活小径总会有意想不到的美景。
多想将眼前这一幕定格:橘红色的余晖静静涂在灶台,琥珀色的油滴正在慢慢凝结,两个人的影子不时交叠在一起,一旁的玫瑰正在悄然绽放……
□ 钟 芳
阳春三月,风和日丽。伴随着韵味悠扬的音乐,百余位擎举着油纸伞款款而来的旗袍佳丽们像是从戴望舒笔下的雨巷中走来。她们梳着精致的发型,着一袭华丽的旗袍,脚踏白色的高跟鞋,踩着优雅的碎步,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间顾盼生姿,在人们心头荡起阵阵涟漪,留下无限遐想。
为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我所在的城市总工会组织女职工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旗袍文艺盛会,展现了新时代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动人风采,用这种特殊形式讴歌今天的幸福生活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同时也让更多人了解东方优秀传统文化之美。
旗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最能表现女性的温柔、典雅、贤淑、内敛的性情与气质。或水墨青花,或珠片冰绸,或平纹丝绒,或森系亚麻……那贴身的剪裁,流畅的线条,包裹出玲珑曼妙的曲线,将女性的万千风情演绎到了极致。旗袍秀活动激发了全体女同胞浓厚的兴趣,让她们在忙碌的工作中得到身心的放松。她们在诠释旗袍韵致的同时,也自信地秀出属于自己的最美芳华。
在这一群“佳丽”中,有一队气质优雅的银发老人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她们虽然两鬓花白,身材不复当年婀娜,但她们身上所散发出的气韵却无比震撼。银发老人的脸上虽有岁月穿行的痕迹,却美得自然、动人、大气,举手投足间,弥漫着岁月雕琢的优雅,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好友英子说:“这些大姐们活出了我们想要的模样,表现出了女人独特的一面,就这样优雅地老去,有何不可呢?”
有人说,世间有多少女子,旗袍就能折射出多少种风情。有的是一种妩媚的性感;有的是一种清新的典雅;还有的是一种女王般的高贵。在我心中,旗袍是女性最美丽的服饰,它连接着过去和未来,连接着生活和艺术。《辞海》中注解:“旗袍原为清朝满族妇女所穿用的一种服装,两边不开衩,袖长八寸至一尺,衣服的边缘绣有彩绿。辛亥革命后为汉族妇女所接受,并改良为直领,右斜襟开口,紧腰身,衣长至膝下,两边开衩,袖口收小。”
随着时代变迁,旗袍经历了新宾旗袍、宫廷旗袍、民国旗袍、海派旗袍及现代旗袍的演变,如今已成为时尚服装,表现出女性贤淑典雅、温柔靓丽的气质。我曾看过张爱玲一张身穿旗袍的照片:黑平缎高领无袖旗袍,昂着高贵的头,眼神略显哀愁,孤傲又漠然地看着凡尘往来,无关悲喜,却一点不失妩媚。印象深的还有电影《花样年华》里的张曼玉,当她身着旗袍,莲步轻移,眼波流连,低吟浅唱,举手投足间流泻着优雅、高贵、妩媚与温柔,一颦一笑中传递出东方女性独有的美丽,让人看了久久不能忘怀。
旗袍,像一阕古典旧词,又像一首婉约小诗,演绎着一种亘古的洒脱和悠然。身着旗袍的女子,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一道靓丽风景。愿每个女人都能拥有一款属于自己的旗袍,更愿每个女人都优雅快乐,以一朵花开的明媚摇曳在红尘中,活出美丽、自信、风采。在“三八节”来临之际,祝福天下“女人花”节日快乐!
一生关怀,一世想念
□ 张炎琴
又到“三八节”,望着日历上这几个醒目的字,时光的齿轮悄然转动,回忆如潮水般涌来。我静静地伫立在窗前,远处楼宇在春光中若隐若现,思绪也飘向了那些与母亲共度的“三八节”时光。
想起三年前的今天,手机屏幕亮起的那一刻,母亲发来的语音消息带着暖意:“宝贝女儿,工作忙就别老想家想我,记得要按时吃饭。”就像每次离别时,母亲总会往我的行李箱里小心翼翼地放进那个泡着参片的保温杯,杯身的温度仿佛传递着她跨越千里的牵挂,沉甸甸的不仅是保温杯,更是满满的母爱。
那年的“三八节”,我告别母亲回工作地,接过母亲给我的行李箱,抬头看见她鬓角的银丝在风里翻飞,我一时红了眼。母亲却笑着冲我挥手:“去吧,早点回去,妈知道你工作忙。”直到母亲消失在视线里,我看着粉色的保温杯,心里暖暖的,但那时我并不知道,这竟成了她留给我的最后一份“三八节”礼物。
可她不知道,我也偷偷地准备了礼物,就放在她的衣柜最上面。本想给母亲订束花,但想到母亲一生节俭,还是给她买件新衣比较合适。母亲总把最好的留给我,自己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旧毛衣,我长大了,想给母亲更多的爱。
第二年的“三八节”,我没有时间回老家。母亲来到我的城市和我一起过节,单位给女教师放了半天假,我急忙往家赶,生怕母亲久等了。在小区楼下,老远就看到母亲站在满树桃花前等我。她特意穿了我给她买的红色外套,她说:“女儿,我今天美吗?你爸爸说我穿你买的这件衣服最好看!”“妈妈,你太美了!”母亲特别开心,便要我给她和桃花树合影。我们拍了很多照片。母亲站在桃树下,粉红的花瓣落满肩头,她说自家院子里也种了桃树,开白花,没有粉色的好看。照片里的她笑颜如花,眼角有了细密的皱纹,却比任何时候都美艳生动。
陪着母亲去看了电影,逛了街,吃了自助餐。母亲像孩子一样开心,我也开心极了。晚上,我来到母亲的房间,母亲从包里取出银行卡放到我手心说:“女儿,你一个人在外地,当老师工资也不高,妈妈给你钱,不够妈妈再给汇过来。”我握着那张卡,想着母亲不买新衣服,那一笔笔省下的零钱都化作此刻跳动的数字,而她始终像一株不语的桃树,为我遮风挡雨。
然而,时光的残酷总是让人猝不及防,母亲的离去如同一道无法愈合的伤口。今年“三八节”,我独自站在母亲的坟前。母亲喜欢的桃树在风中摇曳,花开满枝头,仿佛在诉说着我们离别后的时光。我摸着墓碑上的名字,突然想起她临终前的那个清晨,她含着泪握着我的手说:“妈这辈子最放不下的就是你,你多保重。”那一刻,我仿佛看见她转身走向那片开满鲜花的山谷,脚步轻盈得如同当年跟我过节时那样。
汪国真在诗里写道:“我们也爱母亲,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月光如水,静静地洒在坟头,照亮了墓碑上母亲的名字。我掏出手机,翻看着那些与母亲的合影,照片中的她笑容灿烂,仿佛时光从未走远。我知道,母亲虽已离去,但她的爱如那永恒的月光,照亮我生命的每一个角落。母亲用一生教会我的,不是如何取悦节日,而是如何在平凡的日子里,让爱永远如春水般流淌。
惊蛰之后的春潮漫过人间,唤醒的不只是沉睡的泥土,还有蛰伏在时光褶皱里的万千女性叙事。她们是穿行于锦绣山河间的文明密码,是缭绕在烟火里的温暖诗行,是守护在平凡岁月中的美丽天使……谨以这卷文学星图,感谢那些照亮生命长夜的温柔光源,致敬所有正在破茧的璀璨光芒。
礼物
□ 歆 桦
孩子们的世界很大
蓝天是他们的窗户
大地是他们的舞台
幼儿园是他们的脚印
他们不是顽劣的小孩
每天都是努力的职场人
一会儿是创意工程师
会因一块木片的设计
拉来太阳评理
泥土是他们的乐园
藏着从前的辘轳井和未来的迷宫
土里的种子是他们的娃娃
那边的服装设计师
把演出服改了又改
大厨还在尝试新的菜系
美食家们却一直
没有公布最佳选手
在忙碌的艺术区
偷听到他们的秘密谈话
明天是“三八”妇女节
你想给妈妈做什么礼物
书写区还放着一封没有寄出的信
收件人是——
妈妈
我的半边天
(外一首)
□ 杨龙美
紫葡萄圆圆的
被解放了的板凳立了起来
一碗水开始醉了
一颗心以三瓣复归
就此有了晕眩
杨柳腰的再现
花裙子在飞
葡萄酒已经温热了
我们对饮
在彼此的眼眸里找到自己
思维短路,话语飞天
被我们主宰了的八面来风集体肃静
明天,我们痛痛快快地屏蔽春色
让自己成为春的绚烂主场
三月
有时距离是个虚词
当一丝春意悄悄袭来
北方的雪幸福地变身
你只是透过一层纸膜
轻轻唤了一声
三月像个里程碑
它站在我们心中的制高点
承接着那些越来越厚重的热浪
四季的反转不总是在重复
光阴浆洗流逝的怅惋
就借这轻盈的风天马行空一场
三月的雨滴滴都在传情
一片渐渐润开的绿是她诗心的渲染
我们就站在这绿的边缘
凝听一朵花绽放自己时幸福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