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05日
第A07版:全椒新闻

引水护粮仓 实干惠民生

高 田

春日的武岗镇,连片的油菜田泛起金浪,青绿的麦苗随风起伏。在康合村花后组种粮大户陈玉发的田头,新铺设的输水管道汩汩流淌,十几名农户正挥锹疏通沟渠,一派热火朝天的春灌景象。这幅“人勤春早”的画卷背后,是武岗镇政府立足实际、真抓实干的惠农行动,更是传统农耕智慧与民生工程的有机融合。

夯基础:清淤疏渠打通“最后一公里”

“过去浇水要肩挑手提,现在水流顺着管道直通田埂,省力又省心!”陈玉发轻抚田边新修的混凝土输水渠,言语间满是感慨。近年来,武岗镇将农田水利建设列为民生实事工程,集中力量整治老旧沟渠网络。针对花后组因地势高、引水难的问题,专项实施提水灌溉工程,将滁河水引入高地,有效解决高地势农田饮水难问题。

水利站工作人员介绍,武岗镇每年春灌前都会组织“清渠护渠”专项行动。去冬今春,全镇发动党员群众200余人次,清理沟渠淤堵点,修复破损渠段。康合村书记袁金芳介绍:“每条渠都有‘健康档案’,巡渠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强服务:政策落地解决“急难愁盼”

在陈玉发的油菜田里,镇农技员卢德清手把手教农户如何做好在田作物灌溉:“油菜、小麦要做到‘小水灌’,每次灌水量不超过田面。”这样的“田头教学”,是武岗镇“春灌服务月”的常规动作。今年以来,镇政府组建8支农技服务队,走遍全镇村民组,发放《春耕备耕指导手册》500余份,为农户量身定制春耕备耕的方案。

针对农户反映的“抗旱成本高”问题,镇政府出台《农业抗旱保收十条措施》,设立专项补贴资金,对连片种植50亩以上的农户给予每亩10元抗旱补贴。陈玉发翻开补贴发放记录本:“去年秋旱,我这430亩地领到4300元补贴,刚好用来购买输水软管。”

聚民心:干群合力共筑“丰收防线”

春季抗旱期间的武岗镇,处处可见干群并肩劳作的身影。在康合村灌溉渠修复现场,20多名镇村干部与村民一起挥锹铲土,将垮塌的渠堤重新夯实。“政府出材料,我们出劳力,三天就修好了300米水渠!”村民张德福擦着汗说。这种“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的模式,已成为武岗镇破解农田水利难题的“金钥匙”。

在镇政府印发的《抗旱服务手册》上,应急取水点、24小时值班电话标注得清清楚楚。“去年大旱时,镇里连夜组织6台抽水机为我们组送水。”脱贫户李长顺指着田边的蓄水池说,“现在池子修好了,再也不用半夜排队等水了。”通过新建蓄水池、整治塘坝等措施,抗旱蓄水能力大幅度提升。

布谷声声催耕急,春风阵阵马蹄疾。武岗镇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武岗镇春灌工作已经陆续开展,2025年武岗镇将围绕“夯基础、提效能”持续发力,发动群众参与小型水利设施管护;让每一条输水管道都成为“连心渠”。

2025-03-05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28085.html 1 3 引水护粮仓 实干惠民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