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8日
第A02版:综合新闻

扎根山林的“绿色工匠”

——记滁州市红琊山国有林场副场长张春祥

全媒体记者包增光

20多年来,他坚守在森林资源管理、造林、护林的第一线,以常人难以忍受的寂寞和艰辛,奋力书写着奉献山林的庄严承诺。滁州市红琊山国有林场副场长张春祥,利用掌握的专业知识,积极投身林业科技推广转化事业,助力林业振兴、乡村振兴,让青山更绿、林民更富。

不上课堂的优秀学生

早年,张春祥的父亲在部队时就学习果树栽培和管理等林业知识,转业后到基层林业站从事林业工作,默默奉献一直到退休。半生与林为伴,他将“绿色信念”全部倾注到张春祥的成长中。后来,张春祥选择了林校,接过父亲“爱绿护绿播绿”的火炬,从此与林业结下不解之缘。

2003年从林业学校森林资源管理专业毕业后,张春祥到红琊山林场任技术员,20多年如一日,坚守在植树护林第一线。为了林场发展和森林资源保护,张春祥深居山林,与林场工人工作生活在一起,锻炼成能吃苦、有技术的基层林业专业人员。

多次参加国家一类和二类森林资源调查,参与10余个国家级、省级林业科技推广和林业建设项目,长期协助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等多家林业科研机构的林业科学研究工作,被林业专家们亲切地称为“不上课堂的优秀学生”。

情注林业,踏遍青山,守护数十万亩绿色家园,引导林农打造一个个“绿色银行”。一件件平凡的事迹,彰显出张春祥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

扎根山林的“绿色工匠”

如今的红琊山林场,人与自然和谐,成为南谯区绿色发展的典范。

特别在张春祥的辛勤付出下,红琊山林场与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林科院等国内一流林业科研团队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5个,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编制麻栎育苗造林和炭用林培育国家行业技术规程2项。2017年,获批滁州市首批博士后工作站。

结合当地优质资源,张春祥专注从事麻栎林业产业研究。参与制定国家林业行业标准“麻栎育苗和造林技术规程”,在多所科研院所指导下建立安徽省麻栎、栓皮栎良种基地。该基地被批准为国家级麻栎、栓皮栎良种基地,为良种化建设填补了空白。

张春祥参与的“麻栎能源林高效培育关键技术研究及综合利用”研究获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参与选育“滁州红琊山麻栎种子园优良种子”“麻栎皖材2-6号”“麻栎皖果1-4号栓皮栎皖栓1号”等10多个品种,通过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张春祥把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生态文明建设事业。他多次获评优秀共产党员,被授予省林业工作“先进个人”“全省国有林场绿色工匠”和“滁州好人”等称号。他坚信年轻就应该勇创佳绩,就应该为了保护好这片绿色山林无怨无悔地燃烧激情、奉献青春。

2025-02-28 ——记滁州市红琊山国有林场副场长张春祥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27813.html 1 3 扎根山林的“绿色工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