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卢倩芸 全媒体记者吕静远)日前,记者从市财政局了解到,我市持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确保财政科技投入只增不减。2024年全市科技支出19.0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幅6.6%,超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3.6%。“十四五”期间,全市科技支出由15.3亿元增长至19.01亿元,年均增幅7.5%。
强化政策引导,完善制度创新体系。建立市县科技创新专项资金体系,2024年全市共安排科技创新专项2亿元。合理支持高能级研发平台建设、企业研发投入引导、重大技术攻关等,推动行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成果共享,扩大财政科技投入受益面。
优化资金投向,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立项目培育库,2024年共8个项目获省科技创新攻坚计划项目立项,预算总经费2.98亿元,争取省支持经费4200万元,安排市、县两级配套经费1800万元。项目数、项目总经费、省支持经费分别位居全省第4位、第3位、第3位。突出重点方向,构建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省级重大专项和重点研究与开发项目、市级科技计划项目三个梯次的科技计划项目格局。
深化引导作用,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产业创新研究院建设,光智科技在全省首批获批“安徽省先进光电子材料及系统产业创新研究院”,2024年市、区两级财政共安排配套建设经费550万元。持续落实与吉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高校的校地合作协议,充分发挥基金对科技创新的引导作用,设立2亿元科技成果转化滁州子基金,累计投资来滁成果转化项目12个,投资近1.9亿元。
激发研发活力,巩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兑现研发经费奖补政策,2023至2024年市县共计发放奖补资金4296.3万元,有效激发企业研发活力,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达85.26亿元、较上年增长19.3%。首次设立滁州市创新券,统筹市县资金500万元,支持科技企业购买长三角科技服务。2024年全市兑现创新券156.2万元,带动全市25家企业通过一券通平台购买科技服务,合同总金额超4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