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连续4年以‘双招双引’为主题,隆重召开高规格、大规模的‘新春第一会’,吹响了新一年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日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军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振奋地表示,新的一年,将坚决扛起使命担当,切实增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拿出“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干劲闯劲,筑牢工业经济“压舱石”,跑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加速度”,力争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工业投资增长10%、技术改造投资增长20%以上,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锚定“双招双引”与部门年度目标任务,陈军介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结合自身特色,从以下4个方面持续发力:
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按照“紧盯前沿、龙头牵引、创新培育、打造生态、沿链谋划、集群发展”的思路,瞄准创新能力领先、规模效益显著、制造能力先进、优质企业集聚发展方向,加快培育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和县域制造业特色产业集群。加强产业集群区域布局研究,指导各地、园区在全市布局下做优做强优势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
培育优质制造业企业。坚持育大培强,加快推进项目转化落地,力争完成新投产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50个以上。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快企业升规纳统,争创一批全国民营制造业500强、制造业单项冠军等领军企业。突出专精特新,紧盯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按照“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长路径,逐级建立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库,对入库企业进行“一对一”培育辅导,力争每年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0家以上。
强化制造业科技创新。按照“市级—省级—国家级”成长路径,谋划培育一批企业创新平台,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力争每年培育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5家、工业设计中心10家。持续推进一批省制造业重点领域产学研用补短板产品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项目,加快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深入推动制造业实数融合。持续推进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及规下企业数字化应用,推动智改数转网联。进一步推进中新苏滁高新区、滁州经开区、滁州高新区省级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建设。坚持“点、线、面”协同,以场景为切入点提升数字化转型水平,打造试点示范标杆。发挥龙头企业带头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向更大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迈进。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陈军信心满满地表示,下一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深入学习贯彻省、市“新春第一会”精神,坚持制造强市目标不动摇,进一步拉高标杆、争创一流,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奋力谱写新型工业化滁州篇章,为实现“三个往前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