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凤阳县立足自身资源禀赋,积极抢抓循环经济、光伏与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新风口,聚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硅片电池、光伏组件生产基地以及全国知名的综合性循环经济产业园,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春的凤阳经开区,处处热火朝天。在总投资50亿元的凤阳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一期)项目,制绒车间内一台台AGV小车和智能机器人、智能机械臂在运输、分拣、生产等各个环节自动作业。
作为总部位于杭州的光伏企业,为何落地凤阳这片“沃土”?究其原因,在于凤阳县委、县政府持续深耕“新三样”招商赛道,聚力做大做强“光伏产业”的信心决心。2022年,凤阳正泰成功签约落地凤阳经开区。与此同时,正泰(二期)项目正加快推进,未来,凤阳基地一期、二期将形成20GW电池、12GW光伏组件的产能。
如今,凤阳经开区紧盯行业龙头招大引强、招新引优,已集聚正泰、海螺、南玻等多家光伏企业,发展势能不断攀升。在凤阳经开区循环经济园片区,从拆解报废汽车起步,循环经济产业链正加速崛起。在位于园区的安徽拓美威铜业,生产车间一片繁忙,工人们正在加紧赶制一批铜排产品。2023年落户循环经济园后,拓美威产值年年翻番,2024年达100亿元,产品出口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
秉承绿色高质量发展理念,循环经济园片区运用链主招商、基金招商、场景招商、平台招商等模式,积极推动产业链、价值链迈向中高端。截至2024年底,凤阳经开区循环园片区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家,高新技术企业16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6家,全年完成规上工业产值174.38亿元,同比增长27.03%,2024年片区经营收入320.86亿元,同比增长15.32%。
冲刺“十四五”、锚定“十五五”,凤阳县委、县政府积极引进与园区产业上下游紧密结合的企业,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链集群。2024年,凤阳经开区新签约项目50个,新开工项目30个,新投产项目20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8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515亿元。 (胡 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