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7日
第A02版:综合新闻

草莓红 生活美

通讯员董 超 全媒体记者张开兴

日前,记者走进南谯区施集镇丰山村超然家庭农场的草莓大棚内,浓郁的果香扑鼻而来,藤蔓中,一颗颗饱满红润的草莓“探”出头来。

“今年我的草莓种植大棚扩大到了20亩,引进了‘真空美玲’‘梦之莹’等多个草莓品种,看一看哪个品种产量和品质最好,后面就大规模种植。现在是草莓大批量上市的季节了,价格比年前要降下来点,总体来说行情还是很不错的。”农场负责人刘超说。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如何让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特色,做足乡村“土特产”文章?

在施集镇,像刘超一样青睐草莓的不在少数。如今的“施集草莓”,从每年11月份开始采摘,到次年5月份结束,采摘周期长、产量高,因其口感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周边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与追捧。

“我们家的草莓是通过绿色农产品认证的,现在主要通过亲子游+休闲采摘、社区团购等多种方式来销售草莓,很多游客都带着孩子和家人来我的草莓园采摘和购买,生意越来越好了。”刘超笑着说,“发展草莓产业,最主要是当年投资当年就见效,不用出远门,在家照样能赚钱。”

找准资源禀赋之长,做足产业发展文章。近年来,南谯区紧紧围绕优势产业资源,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推动种植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同时,积极组织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为农户提供零距离、全方位的技术指导,并积极引导村民创新草莓销售模式,通过观光采摘、礼品箱配送、网络平台销售、农超对接等方式,将该区的草莓销往全国各地,切实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助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外,南谯区高度重视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出台现代农业奖补办法,每年整合涉农资金300万元用于支持农业产业发展。截至目前,该区草莓经营主体扩大到50多个,草莓大棚面积发展到650亩左右,年产草莓820吨,年产值达到1600万元,带动周边600多户农户家门口就业增收。

发展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草莓产业只是一个缩影。

奋进新征程,南谯区正通过大力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农户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培育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等高品质农业品牌,推动打造“一村一品、多产共振”融合发展的美好“丰”景。

2025-02-17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27131.html 1 3 草莓红 生活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