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6日
第A04版:专版

播洒金融甘霖 润泽皖东大地

—工商银行滁州分行以金融“活水”绘就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绚丽篇章

程开龙

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在全市率先突破600亿大关,达616.31亿元;在2023年完成政府下达的100亿元贷款增量任务的基础上,2024年末各项贷款再次增加71.42亿元,增速13.11%,高于全省平均2.63个百分点;各项贷款余额、增量全省系统“双第2”,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双第1”。实现营业收入13.3亿元,居全省第2位。累计缴纳各项税款1.88亿元……

拾级而上,追光而行。2024年,工商银行滁州分行(下称“滁州工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全市现代产业布局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立足国家所需、金融所能、工行所长,不断加大制造业、科创、民营、绿色、普惠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信贷支持,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为推动滁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撑。

政治性是国有商业银行的根本属性,只有具备坚定的政治站位,才能不折不扣地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监管政策落地见效。近年来,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滁州工行坚决扛起稳增长政治责任,以中央巡视整改为带动,以党纪学习教育为促进,全力推动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

积极落实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率先实现全市首家民营企业房地产项目和县域“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2024年累计发放房地产贷款6.73亿元,累计审批备案“白名单”项目4个,金额10.96亿元,投放3.42亿元。先后分别为琅琊、南谯、定远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项目投放贷款0.67亿元、2.45亿元和0.4亿元。截至去年12月末,滁州工行房地产贷款余额25.1亿元,较年初增加4亿元,系统内排名全省第1。

持续加大“保交楼”贷款投放。全年累计审批保障性租赁住房贷款5.1亿元,累计发放贷款3.98亿元。其中天长市2个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共投放贷款1.59亿元,全椒县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投放贷款2.39亿元。

全力推动小微企业降本增效。成立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建立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衔接。成立22支专业金融服务团队,对1307家名单内小微企业逐户对接走访。扎实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和“贷动小微、普惠暖企”劳动竞赛,为千企万户注入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建立以来,累计为632户小微法人企业、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提供信贷支持4.75亿元。截至2024年12月末,滁州工行普惠贷款余额74.5亿元,较年初增加22.7亿元,增速达43.82%,高于各项贷款增速30.71个百分点,余额、增量均居全省系统“双第3”,全市“双第1”。新发放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较年初下降25个基点,累计为422户小微企业发放无还本续贷12.72亿元。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个体工商户贷款增速、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占比均在全市领先。

聚焦主责主业

当好服务实体“主力军”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宗旨和天职。作为国有大型金融机构,滁州工行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推进金融产品服务创新,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水平,引导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围绕稳增长、促改革、护民生、保安全,用好用足“一揽子”增量政策,持续加大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贷款投放。2024年累计发放公司贷款202.43亿元,同比多增53.31亿元;累计审批重点项目27个,审批金额122.91亿元,系统内第2位;累计办理票据直贴145.93亿元,同比增加44.73亿元,累计票据贴现量系统内全省第1,全市金融机构第1。

助力工业强市战略。围绕“新三样”“八大产业链”加大信贷投放。安排2名干部赴长三角城市分行挂职,加大滁州头部在外重点企业走访,其中“八大产业链”贷款累计投放56.14亿元,占全部公司贷款的27.73%。截至2024年12月末,制造业贷款余额193.54亿元,较年初增加33.44亿元,全省系统内排名第3;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63.6亿元,较年初增加19.48亿元,全省系统内排名第4;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134.12亿元,较年初增加59.12亿元,全省系统内排名第2;科技企业贷款余额45.2亿元,较年初增加10.3亿元,全省系统内排名第4。其中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27.62亿元,较年初增加9.87亿元;国高企贷款余额39.14亿元,较年初增加10.68亿元。累计审批制造业项目8个,审批金额24.45亿元,投放4.3亿元。向我市本土某上市公司发放项目贷款4亿元,满足企业环保要求,推动实现绿色转型,同时实现工业废盐循环利用,助力发展循环经济。向全椒县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放制造业项目贷款0.3亿元,支持优质民营企业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为企业扩大生产经营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和保障,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做深做实金融“五篇大文章”。出台《服务“五篇大文章”行动方案》,争取全省首批“绿色金融示范分行”资格,发放全市首笔“碳账户贷款”。获得省行5000万以内普惠金融产品创新方案授权。打造2家科技金融特色示范支行。滁州工行制造业、战新、科创、国高企、专精特新贷款增速分别达20.9%、82.5%、38.1%、47.1%、55%,均远超各项贷款平均增速且均居全省前列。其中,绿色贷款余额、增量、增速全省排名均为第2,仅次于合肥。

助力稳外资稳外贸。深入实施“徽动全球”滁州行动,持续推进滁州联动创新区、国家级加工贸易承接地建设。累计办理结售汇业务量28.47亿美元,同比增长23.39亿美元,增速460.46%。跨境人民币业务量22.50亿元,同比增长13亿元,增速136.85%。国际贸易融资发生额6146万美元,增速78.14%。国内贸易融资发生额37.09亿元,增速90.05%。

助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和乡村全面振兴。围绕优质粮油、畜牧、水产等农业支柱产业和滁菊、天长芡实、定远生猪、全椒稻虾等优势特色农产品,持续开展“百亿助农,贷动振兴”活动,实现农村市场普惠金融有效突破。截至2024年12月末,绿色贷款余额148.49亿元,较年初增加62.69亿元,增速73.07%,完成省行任务125.38%。涉农贷款余额235.85亿元,较年初增加55.84亿元,增速31.02%。其中普惠性涉农贷款余额38.47亿元,较年初增加13.61亿元,增速54.72%。

加强风险管理

当好金融稳定“压舱石”

风险防控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对于银行业金融机构来说,如何安全稳定地提升风险防控水平,一直是一个关系到地方金融稳定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滁州工行严格落实监管政策及要求,树立正确的经营观、业绩观和风险观,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紧抓实全面风险管理、资产质量攻坚、内控案防和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以实际行动维护金融长治久安。

加强房地产等重点领域风险管理。配备专业风险官,发挥全面风险防控委员会作用,推动风险与信贷管理部职能调整。主动对接存量法人客户,通过为滁州市某制造业企业降低贷款利率的方式,降低企业付息成本,减轻企业还款压力。为某房地产企业项目贷款降低贷款利率并办理展期业务,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贷款风险。坚决响应金融支持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要求,通过多种市场化方式支持政府降低债务成本,缓释债务风险。

提升客户服务体验。全程参与2024年第十届世界青年(U18)女子手球锦标赛金融服务。精心组织网点群落化试点和天长支行营业室“千佳网点”复检迎检。优化线上线下客户服务渠道,及时解答客户疑问与处理投诉,健全多元化客户投诉化解机制,加大客户投诉源头治理。全年客户投诉量较去年同期减少71件,降幅22.33%。监管转办客户投诉较去年同期减少31件,降幅36.90%。

健全内控案防管理体系。持续推进业务合规,常态化开展重点指标监测。外汇合规管理连续2年获得A级评价,反洗钱工作受到人民银行滁州市分行感谢信表扬。2024年,滁州工行个人涉案账户全市金融系统占比8.93%,对公涉案账户0户,连续3年四行最少。

潮涌风正劲,扬帆再起航。新的一年,滁州工行将牢牢坚守“党的银行、人民的银行、国家的银行”定位,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监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决发挥“压舱石”分行挑大梁责任,抢抓一揽子增量政策机遇,持续加大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贷款投放,在丰富金融产品、优化金融服务、畅通服务渠道、强化风险管理上不断深化金融创新,持续做大总量、做优结构,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滁州篇章贡献更大工行力量。

当好国有大行“领头雁”

坚守政治责任

2025-01-26 —工商银行滁州分行以金融“活水”绘就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绚丽篇章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26545.html 1 3 播洒金融甘霖 润泽皖东大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