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 雨 沈连娟
千秋福地耀皖东,水墨万寿润天长。万寿镇东临碧波荡漾的高邮湖,北依蜿蜒流淌的白塔河,南濒风景如画的洋湖,西南则与天长城东接壤,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自然风光秀美。
2024年以来,万寿镇紧紧围绕“工业强镇、生态美镇、文旅名镇”的发展战略,依托高邮湖水韵资源和古镇人文禀赋,树立“以工促农、以旅兴农”工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思路,迎难而上、开拓进取、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交出了一份彰显万寿智慧、凝聚干群心血的高分答卷。
抓机遇 提质效 发展动能加速集聚
起势定胜势。2024年以来,万寿镇经济运行稳健有力,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63亿元,同比增长10.5%;规模工业增加值3.17亿元,同比增长6.4%;固定资产投资6.62亿元,同比增长40.6%;实现财政收入7001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576元,同比增长5.4%;规模企业首次突破20家。
项目建设是拉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也是增强区域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
万寿镇强力推进兆隆纸业公司总投资12亿元年产40万吨高档箱板纸重大项目建设,厂房主体建设已全部完成,设备正在安装调试,预计2025年3月试投产。总投资3.6亿元的农机装备产业园专项债项目已开工,正在建设一期29000平方米人才公寓和双层标准化厂房。承顺科技公司投资3.8亿元年产3万吨智能家电配套特种漆包线项目,目前已申报2025年第一批省重点项目,正在全力推进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招商引资,是一个地方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更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后劲所在。万寿镇坚持“以商招商、以企招商”,依托万寿商会平台,成功举办在外人士“叙乡情、话发展”新春联谊会,聘请4名优秀企业家及在外成功人士为招商顾问,实现精准招商。2024年镇主要领导参加招商活动112次,摸排有效线索8条,完成省网到位资金7亿元,引进的3个亿元项目均实现当年签约,当年投产。
工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优越的营商环境。
万寿镇深入推进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走访各类经营主体373个,举办2次政银企对接会,累计为30余家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融资1.37亿元。全面落实《万寿镇工业企业分层培育五年行动方案》,积极引导企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新增规模企业5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家,D级人才4名。目前该镇共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家。
低效闲置土地有序盘活。强力推进低效闲置工业用地整治三年行动,2024年共实现“腾笼换鸟”70余亩。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安徽鸿伟工艺品公司投资760万元收购华盛控股有限公司万寿厂区,成功盘活闲置十余年的工业用地,使镇工业园区面貌得到极大提升。通过整体租赁方式,促成本地企业租赁鸿达棉业公司闲置土地和厂房,创办安徽荣粮油脂公司,已稳定生产且完成升规。
夯基础 优功能 乡村振兴扎实推进
走进万寿镇,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优美的环境尽收眼前,村民的脸上充满幸福的笑容。镇域每个角落的点滴变化,都传递着“人民至上”的温度。
坚决守牢耕地红线。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政策,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图斑整改销号专项行动,坚持“堵”“疏”结合,2024年完成16个图斑共计18.34亩整改工作。持续推进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净增耕地213亩。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全年新增流转面积367.09亩,总流转面积 22433.4亩,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67.1%,其中,500亩以上的规模经营主体7户,共4462亩。
推进农业提质增效。获评乡村振兴工作先进单位—乡村治理示范单位,投资1300万元实施汊河村377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目前已基本完工,等待验收。2024年建立水稻小麦示范片1500亩,完成油菜种植880亩、大豆种植300亩。示范推广机械化集中育秧技术、小麦“一喷三防”等技术,全力确保粮食安全。持续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作,全年新增8家,总数达77家;玉乾家庭农场成功申报滁州市示范家庭农场,文琴家庭农场成功申报天长市示范家庭农场。
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发挥万寿商会和青企联农带农机制,深化村企联建,依托“万寿有礼”区域公用品牌,开展“认养一亩田”计划,打造“万寿有礼”共富工坊。2024年种植“万寿大米”100亩,销售大米4万斤,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5万元。持续丰富集体经济经营业态,利用村级闲置资源,引入社会资本,打造滁州市首家乡村咖啡馆——湖西村咖,日均接待游客超百人,成为“网红打卡地”。2024年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330.71万元,同比增长了7.95%。
强保障 增品质 镇村环境愈加靓丽
行走在万寿镇的街头巷尾,广场清洁美观,房屋整齐划一,小巷通畅整洁,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持续擦亮生态底色。做好白塔河水环境综合整治,确保国控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考核标准。完成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回头看”,高邮湖水源地“回头看”工作,从严从快整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问题1件。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逐级压实网格化管理责任,实施高邮湖部分岸线整治工作,投资223万元完成3个黑臭水体整治项目。全力做好秸秆禁烧工作,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确保全镇全年“零火点”。
持续提升基础设施。投资516万元实施水利基础设施提升项目,投资137万元改建蔡营排涝站,农业设施更加完善。投资80万元建设“忠孝人家”养老驿站,老年助餐、老有所学不断提升。完成镇区2家水厂收购工作,成功运营万寿水务中心,城乡供水一体化进一步推进。实施原万寿小学装修改造项目,完成原万寿镇政府危房整改和为民服务场所搬迁工作,政务服务能力有效提升。
持续深化环境整治。常态化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村庄清洁行动,积极开展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完成国家卫生镇实地评估。投资54万元开展汊河桥头自然庄台整治,提升汊河景区入口形象。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深化农村街道“四乱”整治行动,纠正各类不规范经营行为220余次,劝导占道经营流动摊点25余处,整治乱停乱放车辆320余辆,更换破损褪色公益广告150余幅,清理破旧横幅42条。
办实事 解民忧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高质量发展的落脚点,衣食住行、生老病养、便利安全,每一件实事都折射出万寿镇砥砺前行的为民初心。
着力强化民生保障。开展社会救助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和“人情保、关系保、政策保”问题专项整治,全面核对、筛查、清退,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2024年新增低保24户55人,动态调整56户83人。对辖区内急难群众实施临时救助,共救助115人,发放救助金额309470元,解决困难群众生活、医疗、教育等困难问题105个。对防返贫监测帮扶对象9户26人及低收入人口落实帮扶资金12万元,监测对象人均年收入达1.8万元,同比增长18%,三保障一安全问题全部解决。
不断深化乡村文明。整合志愿者资源,培育示范志愿服务团队5个,累计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200多次,服务群众约8000人次,成功复评天长市星级文明实践所(站)3个,天长市示范文明实践基地1个。打造“情益农·精准助农”乡村振兴品牌项目,在滁州市文明实践项目展示大赛中获铜奖。聚力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举办2场公益小集市,举办农产品展销会、一小时巡演、非遗集市等活动6场次,建立三级联动志愿网格,60多名网格志愿者与100名孤寡老人结对共建。
创新打造文旅品牌。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打响“常来万寿,健康长寿”文旅品牌,成功举办首届健康长寿文化节、长街长寿宴等文旅活动,反响热烈。积极融入长三角文旅“朋友圈”,承办“环高邮湖围棋交流赛”“环高邮湖自行车赛”等文旅活动,提高了万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依托马汊河老街打造“非遗文化一条街”,举办天长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手工酿造酱油、文人香、土陶烧制、草木染4个项目成功获评滁州市级非遗,吸引南信大外国留学生等近千人走进古街开展非遗研学活动。
防风险 守底线 安全根基更加牢固
发展和安全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万寿镇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树牢底线思维,增强风险意识,精准、系统、稳妥地化解各类风险隐患。
筑牢安全防线。该镇深刻吸取教训,深入推进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健全完善“一企一档”管理,充实调整15个专项领域领导小组,建立班子成员与61家企业一对一包保责任制。联合各部门开展安全生产检查60余次,走访检查企业61家,发现和整改隐患128个。实施燃气“带病运行”问题整治,发放燃气安全提示单4500份、更换输气软管348个、阀门348个。严格落实“路长制”,完成道路隐患整改50处。
夯实基层治理。做实做细万寿信访工作“991”模式,打造“万事好商量”调解工作室和“忠孝有我”“百事说理”“张安为民”“汊河有你”特色调解工作室。2024年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67件,化解率99%,受理、办结上级转交信访件8件9人次,有效地将信访苗头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无赴省进京越级访,信访工作连续3年在天长市排名第一,获评该市信访工作优秀镇(一等奖)、平安建设优秀镇。科学划分27个综合网格,选优配齐网格长5名、网格员41名、“一村一辅警”5名,“一村一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大力推进“雪亮工程”,增设治安监控点176处。积极开展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双提升”、反电诈、常态化扫黑除恶、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等宣传工作,发放宣传材料5000余份,开展宣传活动12场次,受教育群众达9000余人次。
行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立足新起点,万寿镇将继续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务实的担当、更加昂扬的斗志,全力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