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连洁 吴 姮 刘飞扬
滁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通过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高效办成一件事”、深化一体化平台建设等工作,不断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深化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持续擦亮“亭满意”营商环境品牌。
聚焦“办成一件事”抓集成
政务服务更高效
全力全速抓推进。坚持把“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锚定走在前列、争创一流目标,创新手法步法打法,清单化闭环式抓落实。2024年以来,我市已上线国务院、省政府两批30个“一件事”中的25个,剩余5个“一件事”正按省部署有序推进。上线运行的“一件事”累计办理4.2万件,平均总跑动次数减少94%,办理总时限压缩69%,提交材料减少60%,基本实现了企业和群众办理高频事项由“多地、多窗、多次”变为“一地、一窗、一次”,行政效能提升50%以上,切实为基层减负。
压紧压实抓试点。市数据资源局联合市场监管等7个部门成立工作专班,建立部门协调联络机制,定期召开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推进会,全面梳理税务、企业、社保、医保注销等事项,制定企业注销登记“一件事”实施方案,高质量完成企业注销登记“一件事”省级试点任务。2024年3月,荣获“智慧长三角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优秀奖。
高质高效抓拓展。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全省首创3个“一件事”。还清房贷“一件事”,群众自行填报信息由56项减至0项,变“至少跑2次”为“1次不用跑”,实现银行贷款、公积金贷款结清等事项“一次办”。不动产登记“一件事”,加强全款购买、贷款购买的新房现房等4种场景智能引导,表单预填率达到91%,办结时间由6天压缩到1天以内。车辆抵解押“一件事”,抵押人通过“车辆抵解押一件事”发起抵解押申请,经抵押权人在抵解押登记业务管理系统确认,自动推送至车管部门业务系统办理,实现“无纸化、零跑腿”,跑动次数由4次减少至0次,单笔业务时间由原来30分钟缩短至1分钟。
聚焦“增值化服务”推改革
为企服务更周到
集成增值式服务。按照《滁州市全面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总体方案》,在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设置企业综合服务专区,坚持企业有感、立足企业视角、前移服务关口,打破部门职能界限,统筹整合涉企服务职能和资源,目前已有项目、金融、人才、法治、科创等10大涉企服务领域、15个涉企服务部门集成进驻,推动涉企服务由“多头分散”转变为“一站集成”。
拓展清单式服务。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产业发展全链条,针对企业高频需求,收集涉企服务事项和增值服务事项清单,按照“成熟一批、公布一批”的原则,首批发布涉企服务事项76条。截至目前,共办理各类人才分类认定、奖补政策申报、企业信用修复、境外投资备案、司法公证等涉企服务事项2841件。
完善兜底式服务。依托企业综合服务专区,实行“一窗受理、兜底办理”,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化、个性化的衍生服务,建立问题收集、诊断、办理、反馈工作闭环,注重分类施策,提级办理,一企一策、一企多策分类化解,解决一件销号一件。目前开展交通领域高频失信企业信用集中修复活动,为失信企业搭建起“纠错重生”的快速通道,共帮助23家企业修复失信记录92条。2024年全市企业包保干部联系走访企业2.8万余次,精准助企纾困解难,收集解决问题3978件。
聚焦“融圈入群”强合作
跨域通办更便捷
强化区域交流协作。会同上海市普陀区签订“跨省通办”协议,方便两地企业、群众就近办。线上依托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专栏,汇聚“三省一市”通办事项服务,实现医保关系转移接续等213项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推出长三角“一网通办”虚拟窗口,与浦东新区等地互设“跨省通办”虚拟窗口,实现办事群众与异地窗口工作人员远程视频“面对面、手把手”完成业务办理指导。
完善服务专窗建设。线下设置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长三角“一网通办”线下专窗,176项个人和法人事项在长三角地区41市通办。加快推动合肥都市圈“一码(卡)通”服务体系建设,实现电子社保卡一码(卡)办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
拓展长三角政务地图。通过“皖事通·慧滁州”APP提供“长三角政务地图”服务,归集各级服务场所信息,精准识别企业群众办事需求、智能推荐办理方式、直观展现地理位置,覆盖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场所2670个,关联近10万项政务服务事项,累计有效访问量超24万次。推出主题地图服务,将同一类型服务场所集中展示,新增63个律师事务所、243个会计师事务所场所及155个商务领域场所相关信息。
聚焦“业务办理”促整合
服务举措更优化
整合系统聚合力。完成公积金、工改、公章刻制等市建业务系统与省政务服务业务中枢对接,将市政务运行系统中38个部门1508个标准化事项基础表单迁移至省政务服务业务中枢,全省率先关闭市政务运行系统原有收件入口。推广应用“全省通办”系统,多次召开“全省通办”工作推进会,印发五批“全省通办”系统统一收件事项清单,涉及15个部门、226个政务服务事项,打通部门审批系统,统一线下收件入口,打破“二次录入”困局。深化“互联网+监管”,加强监管事项认领编制、规范监管行为录入,监管事项清单认领率和编制率100%,完成“互联网+监管系统”和“双随机、一公开系统”相关事项关联率达100%。
统筹资源建平台。迭代升级“皖企通”滁州分厅,搭建线上“亭好办”企业综合服务平台,集成金融服务平台、数字人才平台、信用滁州平台、政策服务平台等我市现有各类涉企服务平台,拓展法治服务、科创服务、开放服务、数据服务,依托“一企一档”、结合八大产业链,开设增值服务、产业服务、“企呼政应”等专区,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优化流程“免证明”。联合市司法局印发《滁州市“无证明城市”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的“堵点”,切实解决“重复证明”等突出问题,严格实行证明事项清单式管理,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全面梳理市级实施的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给付、其他行政权力及申请公共服务等各类事项中使用的证明,梳理出市交通运输局、市林业局等29家单位803项证明材料,通过直接取消、告知承诺、数据共享、部门核验等方式实现免提交。
聚焦“三端一码”拓应用
服务效应更彰显
移动服务更完善。依托“皖事通·慧滁州”APP整合各地各单位发布的移动端便民服务,上线“智慧防震减灾”“献血服务”“不动产登记资料查档预约”等361项服务,惠及全市355万个人用户,2024年服务2408万人次。探索“一照通用”试点,群众可通过公安网点、社会网点和“皖事通”APP实现证件照采集、上传等操作,1次照片采集后在多场景应用,照片母片可生成11种照片格式,在身份证、车驾管、出入境和政务服务等60个场景实现“一照通用”。
惠企服务更便捷。运营推广移动端“皖企通”APP,为企业提供企业开办、经营许可、税务服务、信用查询等多种移动化服务功能,全省率先完成“皖企通”滁州分厅与省财政涉企系统、省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全链路打通,覆盖全市31万法人用户。2024年,在“皖企通”平台上线“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政策服务84项,在线兑付奖补资金2.84亿元,惠及企业904家。
政务服务更规范。打造党政工作人员统一政务运行平台“皖政通”APP,提供视频会议、通讯录、即时通讯、公文办理、考勤等政务通用应用,覆盖全市4.21万政务工作人员,清理整合各部门的政务应用程序,将分散在各部门的政务运行系统统一接入“皖政通”,部署上线“网格化平台”“协商亭好”“交易中心业务受理掌上办”等19个应用场景,应用场景数和服务点击量均位居全省第二。
“一码”服务更惠民。建立市县两级安徽码工作联络员队伍,以政务服务为基础,依托安徽省自助终端系统,群众通过安徽码授权认证,可快速查询电子证照数据并自助打印,探索安徽码在其他领域应用,实现“扫码就医”“扫码借书”等应用场景。
聚焦“服务模式”谋创新
便民服务更贴心
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在全市开展行政办事员培训与认定工作,对政务服务工作人员进行包括行政管理、公文写作、政务公开、礼仪素养等内容的全方位培训,持续提升工作人员能力水平。2024年全市96名窗口工作人员通过行政办事员培训等级测试,服务水平有效提高。同时,通过开展政务服务大讲堂,大比武以及标准化培训拓展等工作,提升各级政务服务系统工作人员综合服务能力,强化为民服务意识,2024年全市政务服务满意率达100%。
推进综合窗口建设。积极推进综合窗口改革工作,在市县两级分区域设置不动产登记、税务、公安、工程建设等十大类综合窗口,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联合市公安局大力推进公安综合窗口建设,整合户政、交管、出入境等跨警种业务551项,全市116个派出所,政务服务事项进驻政务(便民)服务中心98个,进驻率达到84%,设置213个公安综合窗口,配置一专多能全科警长70人,提升公安综合窗口服务能力,实现基层办事“只进一扇门”。
创新利企便民新场景。推动集成式自助服务向银行延伸,251个农商行网点均上线39项全省通办服务,全市共办理82.5万件。在230家银行网点设立企业登记代办窗口,实现企业开办银行开户与发照、刻章等业务在银行网点直接办理。全市13家银行、55个网点可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和注销登记。将政务服务自助办向基层延伸,在市县7×24小时自助服务区和部分乡镇配置143台一体化自助服务终端,24小时为基层群众提供自助服务,实现政务服务“就近办、家门口办”,解决群众“办事远”问题。
丰富政务服务新模式。在全省率先推行365天“不打烊”服务,截至目前,全市节假日办件量达14万件,解答群众咨询7.6万件。在全市各级服务中心设立126个“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为群众和企业反映的“难办件”提供兜底服务,共协调解决企业、群众反映问题1171件,咨询1029件,满意率100%。加强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企业服务专区、涉企服务窗口建设,统一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帮办、代办服务1.1万件。创新开展企业登记证前指导工作,通过证前指导短信提醒服务,变“坐等服务”为“主动服务”,以全方位、零距离、高精准的理念助力企业快速准入准营,已指导帮扶1520余家经营主体,许可平均办结时间压减近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