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王太新 见习记者邢 颖
为群众代言,为发展助力。1月11日上午,在全市人民的热切期盼中,来自各条战线的市人大代表带着谋划发展的拳拳之心,揣着沉甸甸的民意,豪情满怀地向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报到,开启2025年履职新征程。
领取会议材料、佩戴出席证……上午8点半,市人大代表陆续赶到住地,办完报到手续后立马进入履职状态,或认真研读会议材料、熟悉会议议程,或交流履职心得、讨论社会热点话题,为会议召开作准备。
代表们都是有备而来。在会议召开前,他们走遍城市乡村,走进各行各业,深入调查研究,倾听基层声音,了解群众所需所盼,收集发展“金点子”,精心打磨议案、建议,为高质量履职打下坚实基础。
“如今,城市小区物业管理日益规范,但在全市范围内仍有不少原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职工宿舍区没有进行‘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小区基础设施陈旧损坏,物业企业不愿进驻,居民投诉不断,社区无人力财力维修管理。”市人大代表杜敏长期在社区工作,在走访调研中了解到,有类似问题的琅琊区积极探索,成功将一批此类宿舍区的物业管理服务等事务移交给属地社区,同时移交了管理维护经费,居民受益、满意度高,社区有抓手、工作顺畅。此次市两会,她将提交《关于参照“三供一业”移交机制解决原职工宿舍区域管理问题的建议》,希望市级层面出台相关移交办法,推动此类问题解决。
市人大代表胡运涛始终关注农业农村发展。会前,他多次联系选民,参加集中视察、专题调研、交流座谈,收集群众需求。“当前,我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逐年上升,农村面貌有了很大改变,农业生产道路也有了很大改观,但整体性改善还有待加强,还存在不少泥土路,给农业生产带来诸多不便,建议进一步加大农业生产道路建设力度,全面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保障粮食安全生产。”
“作为一名来自企业界的代表,我深切感受到滁州市的营商环境之优,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暖企政策,去年企业在面临诸多困难的情况下保持了稳健的发展态势。不过,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技术更新的加快,不少企业在技术研发和人才引进方面需要更多支持。”市人大代表陶忠扬希望政府继续加大技术创新支持力度、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优化环保政策与服务、深化政企沟通机制,助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90后”市人大代表潘磊来自一家科技类企业。回望2024年,他激动地说:“在滁州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关心下,安徽省先进光电子材料及系统产业创新研究院独立办公区和实验室装修完成启用。依托这个产业创新研究院,公司主导并参与了多项重大项目攻关,取得了丰硕成果,我们干劲十足。”潘磊说,今年市两会,他的关注重点是滁州未来的重点产业发展方向,特别是产业链协同创新等工作。他同时表示,将在新征程上继续发挥自身作用,助力滁州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站在新征程的起点上,代表们愈发感受到“使命”二字的分量。他们表示,将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集发展之力,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实”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状态,促发展、惠民生、勇担当、善作为,为现代化新滁州建设贡献新的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