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2日
第A03版:特别报道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滁州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七届三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摘要)

——在政协第七届滁州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

焦义朝

各位委员:

我受政协第七届滁州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七届三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办理成效

市政协七届三次会议以来,在中共滁州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政府大力支持下,广大市政协委员、市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专门委员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通过提案建真言、献良策、集众智、聚共识。一年来,共提交提案467件,审查立案369件,交89家承办单位办理,至去年10月底已全部办复,提案者均表示满意。

(一)紧扣第一要务,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建真言。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力“新三样”等,提出提案104件,占比28.2%。民进滁州市委提出《关于加快人才强市建设 构建全链条高层次人才服务体系的建议》,以及市知联会、王素侠委员等提出的相关提案,合并为“加快建设英才荟萃的人才强市”系列重点提案,由市委主要领导领衔督办,市委组织部牵头承办,市委人才工作局、市人社局等11家单位协同会办。吴劲书记在该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上强调,要抓实“第一资源”,以更高水平人才工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紧贴中心大局,以高水平建言服务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提案工作擦亮协商“亭”好品牌。叶素健委员提出《关于打造世界光伏之都,树立“滁州样板”的建议》,以及姜维强、王春荣等委员提出的“拼抢新赛道、发展‘新三样’”相关提案,由市政府主要领导领衔督办,市发改委、市科技局等8家市直单位和相关县市区政府通力协办。胡春华市长批示强调,“新三样”已成为我市产业发展重要增长极,系列重点提案办理取得了积极成效,要继续抓好提案建议跟进落实,确保协商成果落地见效。九三学社滁州市委提出《关于推进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由市工信局牵头办理,通过强化经济运行调度,深推产业转型升级。

(二)紧贴群众期盼,为增进民生福祉献良策。围绕实施民生实事、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保障等,提出提案108件,占比29.2%。市教体局认真办理台盟滁州市支部提出的《关于把红色基因融入中小学思政课堂的建议》,推动中小学组建“红孩子”宣讲团,开展“党是阳光我是苗”等实践活动。民革滁州市委提出《关于推动慢病防治一体化,促进医疗保障向健康保障转型的建议》,由市卫健委牵头办理,积极开展普通慢性病患者购药下沉基层创新试点工作。

(三)紧盯社会关切,为创新基层治理集众智。围绕社区治理、公共安全等,提出提案98件,占比26.5%。市知联会提出《关于依托“一网统管”加强基层治理的建议》,由市委政法委主办,将全市217个城市社区划分为1998个网格,1016个行政村(含农村社区)划分为6477个网格,实现城乡社区网格管理全覆盖。耿伟、严鹏、王新安委员联名提出《关于加强宗教活动场所安全管理的建议》,市委统战部牵头,指导宗教团体和场所健全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常态化开展安全督查和技能培训。

(四)紧抓重点领域,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聚共识。围绕生态保护修复、绿色低碳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等,提出提案59件,占比16%。民建滁州市委提出《关于持续强化环境保护 打造山水秀美生态强市的建议》,由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办理,通过不断优化环境监管服务体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二、主要工作举措

提案工作是人民政协的一项全局性工作。过去的一年,市政协常委会狠抓重点环节,创新工作举措,注重成果转化,实现提案工作质量“三个新提升”。

(一)把好源头,提案质量实现新提升。坚持问题导向和质量导向有机统一,广征提案线索,精编提案目录,从严筛选把关,确保提案提得准、立得住。一是更加注重学习调研。严格落实“三不提”(不学习、不调研、不熟悉情况不提提案),提前发布征集公告,让提案者有足够时间选题调研;协调智库专家参与提案调研,群策群力“把脉开方”。二是更加注重集体智慧。召开提案征集座谈会,引导党派、团体、界别、专委会发挥集体智慧,共同撰写提案。三是更加注重沟通协商。经与提案者充分协商后,将少数未立案提案报送部门参阅或转化为社情民意,相关建议得到有效采纳。

(二)全程督办,办理质量实现新提升。坚持民主协商与提案督办紧密衔接,推深做实“四题联督”,提升办理质效。一是关键题顶格督办。确定“人才强市”和“发展新三样”两大主题,各遴选4件重点提案,分别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领衔督办,实行“专会交办、专班负责、专题协商”,持续扩大顶格督办提案的影响力。二是民生题集中督办。针对民生类提案占比大、社会关注度高,将每年9至10月确定为“民生类提案集中督办月”。三是专项题专题督办。确定加快建设“智能绿色的制造强市”“高质高效的农业强市”等9个专题,筛选35件提案,由市政协9个专委会各领一题、专题督办。四是重点题联合督办。会同市委督查考核办公室,对重点提案实行联合交办、联动督办。

(三)强化保障,服务质量实现新提升。坚持强化保障与改进服务协同发力,以服务质量提高推动提案工作整体水平提升。一是培训提能。用好协商“亭”好APP、“同心书院”等平台,及时推送重要会议精神、政策法规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引导委员知情明政;持续开展委员业务培训,提高委员撰写提案能力和水平。二是平台提效。更新“委员履职服务平台”,升级提案办公系统,将提案立案情况、办理意见、工作流程和进展等录入系统,让委员通过手机实现线上跟踪、了解进展、全程跟办。三是考评提质。将所有提案通过网络向社会公开,实行提案人与承办单位“双向评议”。

回顾总结过去一年,提案工作成效显著,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有:提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需要持续推进;少数提案前期调查研究不够深入,所提对策建议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还需进一步增强;提案办理落实还不够精准高效;提案协商式监督有待创新加强,等等。对此,我们要认真研究,切实加以改进。

三、2025年工作安排

2025年市政协提案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市委政协工作会议部署,着力加强制度建设,着力创新方法举措,着力深化“四题联督”,持续提升工作质效,主动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着力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夯实提案工作基础。坚持从滁州实际出发,针对提案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弱项,进一步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在深入基层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适时组织修订滁州市政协提案工作条例,出台立案审查、双向评议等制度性配套文件,形成制度闭环。

(二)着力创新方法举措,进一步提升提案工作质效。坚持守正创新,聚焦重点环节,改进方法,优化流程,促进整体提升。在“提”上求精,完善提案培育机制,鼓励提前交流,推行“订单”约稿。在“立”上求准,健全“三审”制,坚持提案委员会初审、会同市委督查考核办公室联审、提案委全体会议定审。在“办”上求实,将“面商”纳入提案办理协商必要环节,倡导同类提案集中办理、集体协商。在“评”上求效,坚持对提案质量进行评价打分。

(三)着力深化“四题联督”,进一步擦亮提案工作品牌。发挥好提案监督的独特作用,坚持行之有效的“四题联督”办法,加大提案督办力度。顶格督办,坚持逐题调研、全程督办,持续扩大书记、市长领衔督办重点提案影响力,并对七届市政协以来书记、市长领衔督办重点提案建议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集中督办,将每年集中督办提案的选项由民生类提案逐步扩展到所有提案;专题督办,鼓励融入日常、嵌入协商,鼓励结合专委会年度工作,开展专题协商式监督;联合督办,坚持上下联动、交流互动,鼓励市、县政协联合调研、联动监督。

各位委员!提案工作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为广大政协委员发挥主体作用提供了广阔舞台。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在中共滁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更好地通过政协提案履职尽责,为奋力谱写现代化新滁州建设新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2025-01-12 ——在政协第七届滁州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25855.html 1 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滁州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七届三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摘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