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0日
第A07版:特别报道

动能澎湃潮头起 风正帆悬踏浪行

——奋力谱写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滁州经开区旗帜鲜明地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把各方力量凝聚在鲜艳的党旗下,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党的理论武装走深走实。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把纪律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决守牢意识形态安全底线。累计组织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2次、交流研讨6次,班子成员深入联系点讲专题党课36场次。

基层组织基础不断夯实。突出抓好“两企三新”党建工作,持续推进“六亮”行动,提升“两个覆盖”质量,着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园区连续9年被评为安徽省园区非公党建先进单位。成立食品、家电、模具、新能源、汽车装备等产业链党组织,新成立党支部和群团组织57个,新发展党员142人。充分发挥园区链上龙头企业“主心骨”作用,积极开展“六联”活动。全年共召开要素对接会135场,解决问题83个。进一步提升惠科光电“惠声绘色”、东方传媒“心动力”等19个党建品牌的影响力,全年共接洽50余批外单位参观考察。

党风廉政建设持续发力。筑牢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堤坝,坚决纠治“四风”隐形变异。一体推进“三不腐”,坚决整治项目建设、招投标等重点领域腐败问题,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持续涵养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政治生态。

产业焕新:动能澎湃潮头起

作为皖东经济发展主力军、主战场,2024年,滁州经开区全力以赴拼经济、千方百计稳增长、争分夺秒抓发展,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1—11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9亿元、增长14.8%,税占比84%,利用外资2094万美元、增长65%,实现进出口18.5亿美元。这份沉甸甸的经济答卷,体现了滁州经开区产业发展的活力。

工业提质增效。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获批省级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获批省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预计全年净增规上工业企业23家、累计达251家;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到9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1家,新开工制造业投资增长40%,工业投资增长2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0%,占全市一半;持续推进“千亿技改”“千企升级”,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总数8家,获批数和总数均为全市第1,新增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家,总数3家,获批数和总数全市最多;鲲鹏装备、康乐机械获批国际先进首台套,园区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达40件,预计全年技改投资增长15%以上。

服务业提档升级。以实施现代服务业发展20项重大工程为抓手,工业设计、科技服务、设计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获评省“两业融合”发展标杆单位;加大企业上市帮扶,新彩新材料完成“新三板”挂牌中介机构内核,瑞达新材料正在进行股权融资,新增省级上市后备资源企业2家,省级上市挂牌后备企业占全市25%。

对外贸易加快发展。深入实施“徽动全球”滁州行动,新增高仕迈、美菲特等11家外贸实绩企业,组织协调企业出境开拓市场100余次,新增意向订单约1亿美元。

推动工业经济发展,核心就是要抓项目扩投资,把项目建设作为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滁州经开区深入实施有效投资专项行动,9个省重点项目、18个开工动员项目实现100%开工纳统,色母粒、卡乐、瑞达明泰光伏边框等60个项目新增纳统,光启汽车零部件、东泰、摩昆新能源、尤提乐、沃旭施、天成自控等30个项目竣工投产。

枝繁巢暖:四方“金凤”纷飞来

工业经济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优越的营商环境。实践证明,一个地方的发展环境好,就如同一块磁铁,源源不断地吸引着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集聚,已有的企业留得住、做得强,外来的企业才会想落户投资创业。

为企业服务更加高效。常态化开展“遍访企业、助企纾困”活动,对企业诉求实行“挂号制”,坚持“一企一策一清单”,建立高位推动、联系包保、帮扶联络三大工作机制,实现闭环办理,累计收办企业诉求892个,办结率100%。

要素保障更加有力。扎实推进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专项行动,兑现346家次企业发展扶持政策资金超5亿元;常态化开展金融机构进园区活动,累计开展银企专项对接8次,达成贷款意向近40亿元;土地供应加速推进,公开出让国有建设用地25宗、1332亩,消除闲置状态土地3223亩,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显著提升;建立招工专班,累计为企招工4.5万余人;优化公交线路保障,7条公交线路贯通城东、城北产业园,企业员工通勤更加便利;开通企业随迁子女入学绿色通道,47家企业104名随迁适龄儿童按时入学。

政务服务更加便捷。全面推行“一网通办”“7×24小时不打烊”、证照变更注销联办等便捷服务举措,实现企业开办变更注销全程“零跑腿”“日办结”,新增各类市场主体8140户,市场主体累计超4万户。

融资渠道不断拓宽。加大融资项目储备,做到“投放一批,推进一批,储备一批”;投资更加精准有效,围绕园区产业发展、配套产业服务,在做好重点项目资金保障的同时,在创投基金、双招双引、园区产业服务运营上不断加大投资。

融资成本不断降低。累计到位融资项目综合成本3.5%,下降28个BP,成功发行短期融资券,发行利率1.93%,创公司债券发行最低利率。成功发行纯五年期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发行利率2.58%,是平台公司发行非公开公司债券最长期限最低利率。

好消息接踵而至,大项目纷至沓来。以优势与诚意,滁州经开区打赢了一场场招商战,招商“成绩单”成色十足。2024年,滁州经开区累计招引亿元以上项目40个,总投资和平均投资规模均居全市第一。重大项目签约数保持全市前列,其中80亿元项目1个、30亿元以上项目1个、10亿元以上项目3个。新签约项目中,世界500强项目2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个、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个、上市公司项目10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项目17个,高质量项目占比100%。

科技攻坚:逐新求质启新程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牵住科技创新的“牛鼻子”,是抢占先机、赢得优势的“先手棋”。2024年,滁州经开区以科技与创新释放发展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滁州经开区持续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行动、规上重点制造业企业“两清零”行动,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22.4亿元、增长16.1%,总量稳居全市首位;全社会R&D投入强度4.68%,高出全市2.2个百分点。

搭建创新平台。通用生物获批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锴模装备获批省级博士后工作站,福斯特等4家企业获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隆基乐叶等2家企业获批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创客维等2家企业获批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中家智锐等2家企业获批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环球基因获批省科技奖二等奖,OVU创客工坊获批省级众创空间,累计创新平台159个,其中国家级4个、省级77个。

培育创新主体。积极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55家。数字化建设加快推进,园区获批省级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隆基乐叶获批工信部智能光伏试点示范、康佳精密获批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博西华入选工信部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喜多多等2家企业获批省级数字化车间,园区累计拥有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家、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2家,省级智能工厂7家、省级数字化车间30个。

培育创新人才。围绕四大主导产业和“新三样”,新引进高层次人才超50人、人才团队项目9个,举办校招活动、人才活动52场。帮助企业引进年薪50万元以上的“高精尖缺”人才2名,发布“揭榜挂帅”人才、技术需求20项,榜单金额超3000万元。推荐认定省B类人才2人、C类21人,D类135人。在南信大等12所高校设立人才工作站,与中国矿大、合工大、安理工挂牌实习实践基地,承办全国轻工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能力提升培训,举办园区首届电工操作技能大赛,指导申报工程系列职称评审63人,选送5名企业家赴厦大参加专精特新高端培训。累计走访人才企业82家、专家人才37人次,解决问题诉求26个,新发放“亭城英才卡”32张,兑现人才奖补资金超1000万元。

科技赋能,发展提速,企业研发“开足马力”,科技成果“落地开花”。

以人为本:优质服务暖民心

滁州经开区坚持把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上,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用更多有温度的举措和暖民心的行动,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民生保障兜牢兜好。滁州经开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力构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的民生体系,累计民生支出9.8亿元,占全年各项支出的31.4%。

社会环境持续稳定。法治园区建设全方位推进,法治信访建设效果显著,初信初访均全部按期办结,上级督办交办信访事项26件,全部实体性化解;搭建全天候、全方位的投诉举报维权体系,切实提高消费者权益保护效能,累计受理投诉、举报、咨询4275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31.4万余元。平安建设提质增效。持续打击整治电信网络诈骗,增强群众防诈骗意识与能力;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启动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长效提升年行动;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除隐患、防事故、保安全”专项整治攻坚行动。

公共服务优质优量。推深做实“双提升”,加快“一站式”矛调中心建设,基层基础更加坚实;高效办理市长热线工作,受理热线工单(含网络件)15486件,办结率100%,满意率95%。全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发放普惠性幼儿园生均补贴、延时服务补贴共计723万元。

旧岁已展千重锦,新年再进百尺竿。2025年是风险与机遇并存、优势与压力叠加的一年,更是滁州经开区爬坡扩量、转型提质的关键一年。站在新的起点上,滁州经开区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工作总基调,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朝着高质量发展笃定前行!

(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供稿)

滁州市“举旗帜·送理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宣讲经开区报告会

时间流逝不舍昼夜,穿梭于过去和未来,铭记光荣与梦想。年终岁首,俯瞰刚刚流过的2024年,这一段岁月波澜壮阔,这一段光阴记忆犹新。2024年,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滁州经开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立足全市加快打造长三角“四个地”、建设“七个强市”的目标定位,紧扣“六个新作为”“六个走在前”要求,狠抓落实、奋勇争先,在变化中坚持守正创新、在变局中勇担初心使命、在变幻中齐心逐梦前行,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非公企业党员先锋生产线

天合储能(滁州)有限公司

——奋力谱写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长电科技滁州有限公司

滁州隆基乐叶光伏有限公司分布式光伏电站

滁州经开区与中国矿业大学共建校外实习基地揭牌仪式

爱心义诊活动

原创科技城

国家级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滁州洽洽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博西华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标准化厂房

2025-01-10 ——奋力谱写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25751.html 1 3 动能澎湃潮头起 风正帆悬踏浪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