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9日
第A04版:特别报道

2025年1月9日 星期四

全域转型乘“数”而上 城市发展向“新”而行

——滁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工作纪实

高涵 刘贺贺 陈永迪 顾勇健

打基础 强平台

数字底座筑牢新支撑

依托城市大脑,在全省率先建成省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滁州市级节点,按照“133”框架,建成云管、数管、用管、安全等平台,构建开放兼容、共性赋能、安全可靠的综合基础环境,为城市数字化转型提供统一的数字底座,实现云、数据、组件、应用等数字资源统一管理,全面支撑全市各部门场景创新应用和数据治理。

“云端”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积极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云底座,以“企业投资建设、政府按需购买服务”模式,按照“311+N”架构,即“3个云平台、1个数据灾备中心、1个网络交换中心、N个应用”,形成市县两级“1+8”政务云服务体系,为全市提供计算资源vCPU3.75万核,内存100TB,存储4020TB。聚焦信息技术创新,2024年1月正式上线政务信创云平台,共同组成滁州市“一云多芯”架构布局。滁州市政务云平台已为全市159家单位228个非涉密业务系统提供安全可靠的承载环境,每年节省财政资金超千万元。

“数网”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建成数据中台,推动上云业务系统数据动态汇聚,拓展人口、法人、电子证照、地理信息等基础数据库维度,搭建审计专题数据库,累计汇聚60家市直单位266亿条结构化数据,为30家部门提供数据交换服务416亿条次,增长43%。大力实施“数据工程”,提高数据源头质量,发布《滁州市政务数据目录清单》。在全省率先建成市县两级政务外网“一网双平面”,完成全市电子政务外网、政务云IPv6升级改造,获中国信通院“IPv6+”Ready1.0专网服务认证、第二届IPv6技术应用创新大赛行业专题赛政务专题赛二等奖。

“安全”防护体系进一步筑牢。建成滁州市安全运营(监测)平台,率先完成与省一体化平台级联对接,目前已处置安全事件438件。在全省率先开展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服务统一采购,涵盖45家单位86个信息系统,节约财政资金460万元、资金节约率达70%;指导8个县(市、区)启动等保统招工作,节省县级财政资金350万元,节约率达53%,进一步提升财政资金绩效和安全保障能力。积极融圈进群,与南京都市圈成员共同签订《南京都市圈数据安全联盟合作协议》,构建数据安全跨域防御体系。

提质效 促转型

数字赋能取得新突破

数字滁州建设是一项探索性、创新性工作,更是一项复杂性、综合性系统工程。滁州市依托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数字底座,赋能各部门各领域转型升级,助力打造全国数字化转型标杆城市,为建设现代化新滁州提供数字支撑。

以数强基,集约统筹更有力。基于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滁州市级节点,完成城市大脑和网格化适配迁移至一体化平台,与省级平台互联互通,推进云、数据、组件、安全等数字资源盘点,上架各类资源服务154个,纳管全市123家单位387个子系统2289台云主机,实现云网、数据资源、算力算法、智慧应用场景共建共用,节省财政资金4000余万元。积极推动平台由“建”转“用”,充分发挥一体化平台对信息化建设新范式的基础支撑作用,自平台建成以来全市共有自规、发改、住建等13家单位、18个系统、29个应用依托一体化平台进行开发建设。

以数惠民,政务服务更便捷。聚力打造数字政府,提升服务效能,依托“皖事通·慧滁州”APP上线361项便民服务,惠及全市355万个人用户,2024年服务2408万人次。不断完善“皖企通”滁州分厅,推进“免申即享”助企纾困,2024年,上线政策服务84项,在线兑付奖补资金2.84亿元,惠及企业904家。探索“一照通用”试点,群众可通过公安网点、社会网点和皖事通实现证件照采集、上传等操作,1次照片采集后通过数据共享在多场景应用,在身份证、车驾管、出入境和政务服务等60个场景实现“一照通用”。坚持群众需求导向,全省首创还清房贷“一件事”、不动产登记“一件事”、车辆抵解押“一件事”,让“数据跑路”替代“群众跑腿”。

以数优政,社会治理更精细。深化滁州市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推广应用,累计处置城市管理、矛盾调解等各类事件近39万件,处置率99%,构建全市协同治理格局。重点推广“双报双签”“防溺水”“四调联动”等特色场景,助力天长创新皖“枫”苏畅、南谯创新“连心谯”等解纷工作,形成市域社会治理“滁州样板”。完成矿山盗采监管、不动产“登记一件事”等10个应用场景。运用AI识别,严防电动车“进梯入户”,梳理主城区27个住宅小区,3896路视频监控,配置视频点位219个,视频在线率超90%,依托人工智能视觉分析技术,实现非机动车进入电梯的自动识别、研判、预警,产生有效告警271次,网格员上门劝导30余次,事件处置率达96%。

以数兴业,场景应用更多元。推动国家部委数据直达基层,优化国家数据直达系统,申请调用国家数据接口,2个接口应用场景入选安徽“一地创新、全省推广案例集”。全面开展公共数据开放,建成滁州市公共数据开放平台,累计开放高质量数据集1788个,数据总量596万条。数字赋能“滁州市信用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整合人社、公积金、监管等7.5亿条数据,搭建信用数据库,平台入驻企业24万家、金融机构47家、上线产品434项,累计为市场主体放款1574亿元。建设“党建引领信用村”专题模块,归集共享农户信用信息、房产状况等28类4609万条结构化数据,通过平台评定信用户51.32万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8102个,为3.88万个信用主体存续授信68.35亿元。

优规划 强统筹

数字发展呈现新气象

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滁州市深入贯彻落实数字安徽战略部署,完善体制机制建设,高标准推进城市数智化建设,不断激发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

绘就顶层设计“路线图”。召开市“数字滁州”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高位推进年度目标任务。制定《2024年数字滁州建设工作要点》,涵盖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基础设施等25项内容。出台《滁州市企业数据合规指引(试行)》,引导企业规范数据合规管理,保障企业数据安全。积极参与省地方标准制定,共同申报《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应用安全第1部分:开发技术指南》《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应用安全第2部分:接口安全技术规范》等9个省级地方标准。

铺设企业发展“高速路”。举办安徽省场景创新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工作会(滁州站)活动,邀请9家数字化企业开展数字能力路演,发布数字场景机会36个。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推荐3家企业入驻安徽省数据交易所数商,通过免申即享模式为14家大数据企业拨付140万元奖补资金。组织开展2024年度大数据企业申报,新增认定10家省级大数据企业。开展全市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专项调研行动,市县两级赴160余家企业开展走访调研,宣贯国家重点项目投资和大数据相关政策,征集数据领域储备项目,获批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市扬子工投集团智慧泊车数据资产入表,在数据资产化领域实现全市“零”突破。

严守项目管理“质量关”。统筹全市信息化项目管理,宣贯省、市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制度,加强信息化业务培训,推进项目申报、审批、建设、验收全流程管理。加强智库建设,征集79位信息化专家,制定专家管理制度。全年审核上报22个项目,审批通过15个项目,涉及资金约4496万元,指导11个项目依托省一体化平台集约开发、资源共享。开展全市存量政务信息系统摸排,梳理上报203个政务信息化系统,推动市县55个政务部门编制信息系统整合迁移至一体化平台计划方案。

2025年,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将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的决策部署,致力于构建更加完善的数据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全力推动滁州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向更深层次发展,以数据深度赋能让全体居民生产生活更便捷、更舒心,让城市治理更高效、更精准,打造具有区域领先优势的数字滁州,为加快推动滁州展现“六个新作为”,做到“六个走在前”贡献数字力量。

顺应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发展的潮流,滁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将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坚守安全为首要原则,以普惠作为价值导向,让互联网更好地造福人民,共同迈向更加美好的“数字未来”。

近年来,市数据资源管理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不断夯实数字基础能力、深化数字赋能应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数据“搭台”、各方“唱戏”,全域数字化转型取得显著成效。滁州市连续5年荣登“中国数字经济百强市名单”、4次跻身“数字化转型百强城市名单”,2024年度分别位列全国第82位、第87位。

滁州市政务信创云态势感知平台

中国信通院“IPv6+”Ready1.0专网服务证书

场景创新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工作会(滁州站)

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滁州节点

签订《南京都市圈数据安全联盟合作协议》

滁州市信用金融综合服务平台

全省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总体框架

智慧泊车数据产权登记证书

4

2025-01-09 ——滁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工作纪实 2025年1月9日 星期四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25692.html 1 3 全域转型乘“数”而上 城市发展向“新”而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