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喻 松 通讯员李瑞林)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双碳”行动,持续聚力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先后获评省级装配式建筑、超低能耗建筑、光伏建筑应用、智慧住宅以及绿色发展低碳片区试点城市,累计建成绿色建筑面积8000余万平方米,光伏建筑装机发电容量2500余兆瓦。
推广绿色建筑。建立健全绿色建筑发展常态化推进机制,督导设计、图审、施工、监理等企业严格执行绿色建筑、建筑节能等标准规范,2024年4月在全省率先执行75%节能标准。全市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大型公共建筑和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执行一星级及以上标准。加强建筑能耗监测,开展绿色建筑标识评价,发展绿色建筑、促进节能降碳已成社会共识。
推动智能建造。着力打造装配式、智能化建造方式,促进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成功培育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1个、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4个、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区2个,总量位居全省第二;培育装配式建筑和智能建造重点企业30余家,为创新推进建造互联网平台建设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推进光伏建筑。以场景拓展和示范引领为抓手,大力推进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对新建公共建筑和工业厂房,强化设计、图审机构执行标准源头管控,做到“应用尽用”“应装尽装”,支持既有建筑加装光伏,鼓励农房分布式屋顶光伏建设,积极拓展光伏建筑多元化应用。目前全市新建公共建筑和工业厂房应用光伏占比达40%以上,近三年,全市年均新增光伏建筑发电装机容量达500兆瓦。
推广绿色建材。积极推广绿色建材产品市场化、规模化应用,着力提升建筑品质。助力企业开展绿色建材技术研发,形成了纳米气凝胶、保温装饰板、高性能门窗、绿色涂料、装配式构件、防水等一批绿色建材产品。支持企业开展绿色建材产品技术认证,指导企业积极加入安徽省绿色建材采信应用数据库。目前,我市已有37家企业、73项产品获得三星级绿色建材标识证书,85项产品入选全省绿色建材采信应用数据库,入库数量占全省总数的五分之一,位居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