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 瑞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今年以来,凤阳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省民生工作大会精神,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民生实事项目作为回应群众期盼、优化公共服务、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一项项爱民利民便民举措,真真切切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温暖了民心。
密织保障之网
筑牢民生根基
通过“夜市招聘”找到工作,企业职工退休一件事一次办,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凤阳县切实把好事做实、把实事做久,在久久为功上持续发力。
聚焦基本保障,提升群众“获得感”。该县坚持就业优先导向,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等重点群体就业,依托“政务服务网”“安徽公招网”“微信公众号”等线上网络平台推送招聘信息,通过“千企百校·智慧凤阳”“招才引智”“2+N”“夜市招聘”等活动主题,常态化开展线下招聘活动。同时以“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社区网格化管理优势,通过摸排及线上线下联动,为用人单位和居民搭建就业平台。截至目前,凤阳县新增城镇就业约7200人,“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数量达到城市社区的60%,推动全县就业服务工作提质增效、争先进位。该县还积极支持家政服务培训,落实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定期举办培训活动,采取“理论学习+实践操作+答疑解惑”的方式,开展职业道德、母婴护理、家政保洁等知识培训,累计培训家政服务人员0.26万人次,新增家政服务人员0.1万人。
关心群众,首先要关心困难群众的疾苦;改善民生,首先要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凤阳县加快建立健全低收入困难群众认定体系,对农村贫困人口、城乡低保对象、就业困难人员、社会救助对象等分类进行核实摸底,逐户建档立卡,实行动态管理,保证困难群众及时得到帮扶。
该县积极推进困难残疾人康复工程等民生实事,着力满足残疾人基本康复需求。截至目前,为178名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训练救助,为15名残疾儿童提供服务器具,为1203名困难精神残疾人提供药费补助,有效提升全县康复服务质量。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最后一道防线,最低生活保障则是社会救助的基础性制度。该县在239个村(社区)成立“救急难”互助社,将最低生活保障及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动态调整执行情况纳入民政综合评估,督促协调民政、财政部门确保专款专用。同时街道社区各级党员干部,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把各项民生工作做深做实,大力宣传党和政府的民生政策,让困难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响应百姓期盼
提高生活质量
老有所养、幼有所育,每个家庭最为关注的,就是“一老一小”的问题。为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托育服务的需求,解决婴幼儿“带娃难”等问题,凤阳县在全县新增托位100个,42.98%的幼儿园开设2—3岁托班,稳步提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65%以上,满足群众对学前教育多样化、优质化的新期待。
“幸福院成立起来以后,我们农村老年人真正有了一个能娱乐能吃饭的地方,这里的饭菜好吃实惠,大家在这里不仅吃得舒心,玩得也开心。”凤阳县刘府镇居民唐大爷说道。今年以来,凤阳县大力推进农村幸福院建设,以开展农村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为契机,让广大农村地区老年人也能就近享受“一站式”优质养老服务,更好地满足农村地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该县整合盘活存量设施资源,改善老年学校办学条件。鼓励有条件的国有企事业单位、社会力量举办或参与举办老年学校。2024年全县新增各级老年学校57所,各级各类老年学校总数不少于168所,参与学习教育活动的老年人达4.11万人左右。
人口问题关系千千万万个家庭,提高人口素质、关爱妇女健康,凤阳县坚持党建引领,稳步推进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健康口腔行动、出生缺陷防治等妇幼健康类民生实事。该县为农村地区适龄妇女提供2.55万人次宫颈癌、0.25万人次乳腺癌筛查服务,努力提高适龄妇女宫颈癌、乳腺癌早诊早治率。该县积极落实出生缺陷防治,广泛开展预防出生缺陷宣传活动,增强公众优生意识和健康素养,今年以来,全县实施出生缺陷防治提升行动,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率和新生儿听力障碍筛查率分别达到98%以上和95%以上。深化健康口腔行动,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健康口腔集中宣传、知识讲座等多类活动,持续扩大口腔医疗资源供给,加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窝沟封闭项目覆盖22%的适龄儿童。
创造高品质生活,让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丽。黑臭水体治理是生态环境中的关键一环,全县积极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加强恶臭异味扰民问题整治,重点整治露天焚烧、企业废气排放、污水及垃圾收集处理、畜禽养殖等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恶臭异味扰民问题,推广科学高效的恶臭异味防治措施和治理模式,构建碧水蓝天的生态环境。除此之外,该县还积极开展整治餐饮油烟、噪声及恶臭异味扰民问题专项行动,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加大问题曝光力度,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家门口”环境问题建立台账,巩固提升整治成效,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环境权益。加强噪声扰民问题整治,重点整治工业企业、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社会生活等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噪声扰民问题,落实声环境功能区噪声监测点位布设或调整,实现有效预警、防控噪声超标问题。
巩固安全防线
守护千家万户
修建一条公路,串联一路风景,带动一片产业,造福一方百姓。为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与改造,今年以来,凤阳县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抓手,不断改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积极拓展交通助力乡村振兴,助力乡村发展,增强乡村群众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除了“四好农村路”建设,凤阳县秉持为民办实事的初心,以百姓需求为导向,利用广场绿地、地下人防工程和交通设施用地等有限土地资源,根据需求增设公共停车泊位;对于短期不开发利用的闲置土地,进行土地平整硬化,建设临时公共停车场;谋划立体停车,在不影响周边居民生活和交通的前提下,建设立体停车楼。推动平台智能化提升改造,加强智慧停车管理,做好“皖东行”APP与皖事通平台的数据对接,实现对城区停车数据实时分析、智能诱导、资源共享,有效提升停车位周转率;鼓励引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公服建筑、单位小区等停车设施“错时开放”,充分盘活闲置停车资源,为群众提供便利。同时,该县加强大型商场、医院、学校、文化体育场馆和交通枢纽等公共区域停车场充电设施建设,有效缓解了新能源汽车充电难的问题。1-9月全县新建充电桩1366个,其中公共充电桩123个,完成率102%。
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城市发展。凤阳县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结合城市危旧房摸底调查数据,将符合条件的城市危房、非成套住房、老旧小区纳入改造规划和年度计划,完善小区公共配套设施。同时加强小区物业管理,针对无物业小区,组织开展摸底工作,摸清无物业管理小区底数,建立无物业管理小区台账。鼓励采取专业化物业管理、业主自行管理、社区代行管理以及其他管理等多种方式,消除无物业管理住宅小区。建立党建引领、政府主导、居民自治、专业服务、协商共治的物业管理体制,提高无物业小区物业服务水平。
为更好地服务民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获得必要的法律援助,凤阳县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实际需要,立足实际情况,尽心竭力为困难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该县构建覆盖县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同时加强与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看守所等部门的对接协调,努力做到“应援尽援”。截至目前解答群众法律咨询共4618人次,挽回经济损失或取得利益423.17万元,其中为农民工讨薪298万元。该县法律援助中心积极开展“法律援助进社区”“法援护苗”“法律援助 助老护老”等各类法律援助惠民生系列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增强了公众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
密织安全网,守护人民群众的钱袋子。为增强群众的防诈骗意识,凤阳县围绕公安部、省公安厅反诈平台,积极开展反电诈宣传活动,提升预警反制能力,今年以来,通过广泛开展全民反诈宣传活动,实现发案数和受案数的双降,双降降幅度达到20%以上;纵深推进“两卡”问题整治,通过打击和法制宣传,实现年度同比下降30%以上。
幸福的成色,必定有鲜明的民生底色。一项项民生暖政、一条条民生举措……民生实事持续加温,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截至10月底,凤阳县实施48项民生实事整体进度达到95%,其中40项民生实事进度达到或超过100%。
民生实事一件接一件地办,诚心诚意为民解忧,尽心尽力为民谋福。在改善民生的道路上,凤阳县正加速前行,努力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更高民生目标。
凤阳县中医院在临淮关镇中心小学举办免费窝沟封闭活动
编织活动
2024年滁州市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夜市矩阵招聘会凤阳站
临淮关镇卫生院在临淮关镇举办农村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活动
50项民生宣传
凤阳县文旅局在鼓楼景区举办“送戏进景区”活动
解读求职创业、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就业政策
凤阳县残联组织开展康复救助定点机构残疾儿童在位在训监督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