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8日
第A01版:要闻

激发党建“引领力” 焕新治理“新活力”

——我市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侧记

通讯员储组轩 全媒体记者张开兴

经济总量由2012年的全国第185位跃升至去年的第89位,越过“大滁城”“大江北”的滁州,成为近十年来全国增速最快的地市之一。

发展日新月异,城市框架不断拉开、建成区范围不断拓展、城市基层单元不断增加,如今全市建成区面积306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3.8%。如何高质量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更好服务人民群众,成为重中之重的现实“考题”。

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我市慎终如始坚持党建引领,全面落实中央及省委有关决策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持续建强街道社区,着力完善体制机制,构建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积极协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以“党建红”带动“治理优”实现“生活美”,共建和谐美丽城市、共创幸福美好生活。

党建引领,筑牢治理红色基石

天长市以破除基层治理体制机制障碍为着力点,建立由市委书记任总召集人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按照“1+1+N+Y”模式组建21个社区“大党委”,建立联合党委季度联席会议制度,凝聚区域党建和管理服务合力,解决基层工作难协调、统筹联动低效等问题。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夯实“基层之治”才能牢固“中国之治”。

基层治理之成效,在于组织之力。我市坚持把党的建设放在首位,以党组织建设坚强有力,引领保障基层治理更加有效。

纵向健全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小区(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组织链条,将组织触角延伸到基层末梢;横向推行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将驻区单位、行业领域等联接起来定期议事会商,共抓基层党建、共商基层治理、共同服务群众、共建美好家园。

解决好基层难题,关键在党。基层党组织有活力,党建平台也越搭越广。

我市注重建设书记“领航工程”,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书记。按照每万城镇常住人口不少于18人标准,核定社区工作者员额4601名,配备社区工作者3791人,建立社区工作者“三岗十八级”等级序列和薪酬体系。加强社区干部培养,实现培训全覆盖。探索开展“乡编村用”工作,进一步拓宽社区工作者上升通道,面向社区工作者招聘事业编制2人。

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

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整合用好社会各方资源,变“单打独斗”为“众人合力”,在“双向奔赴”中实现基层治理“双向成就”。

我市深化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服务”工作,引导在职党员结合工作实际认领服务项目,主动到小区开展志愿服务、参与治理,探索“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网格吹哨、党员报到”的服务机制。今年以来共有2.3万名在职党员到社区小区报到,开展志愿服务6.4万次,解决问题3.1万个。

共建共治,解决基层关键小事

让群众的声音有人听、让群众的诉求有人问,解决好群众所思所盼所求,在于坚持共建共治,推动党的领导和组织体系向基层末梢有效延伸,构建完善“微网实格”治理机制,一体推进网格划精划细、组织建优建强,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

全椒县建立“网格长+网格协管员+网格信息员”联动机制,组织7个职能部门108名工作人员入驻网格担任协管员,实现网格包保全覆盖。

家住来安县东门社区老煤场宿舍的陈奶奶最近被下水管道排污堵塞的事情搞得焦头烂额,家人又不在身边,心里十分着急。第二网格员在入户走访中发现了这一问题,立即将情况上报,由社区联系住建部门,安排老旧小区改造施工方疏通并重新开挖一段管道排污,成功解决了下水道排污问题。“多亏有网格员和社区帮忙协调,不然这下水道一直堵塞就麻烦了。”陈奶奶感谢地说。

推动基层治理触角向微观单元延伸,我市按照300至500户标准,调整优化网格设置,整合党建、综治等功能,加强服务资源配置,做实“一网统管”。

充实社区工作者力量,实现“一格一员”,推动公安、城管、住建、市监等职能部门深入参与网格治理,实现“网格吹哨、部门报到”。

依托滁州“城市大脑”,搭建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建立“网格员发现问题、采集上报,平台快速响应、分级派单,相关部门上下联动、限时办结”工作机制,联动处置城市管理、防溺水、矛盾调解等各类事件12.8万件,处置率达97%。

大家的事大家议、大家定、大家办,通过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协调机制,定期召开“三方议事会”,共同协商解决议事会、恳谈会上无法解决的群众身边小事,今年以来,我市解决老旧小区改造、设施修缮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3400余个,上报上级协调解决事项125个。

营造良好共治环境、调动多元力量参与,打造共建共治“新生态圈”。

如今,在滁州,近邻服务理念成为基层社区党组织积极倡导并践行的共识理念。各个社区通过摸排并发动威望高、有经验的热心居民,依托社区阵地设立“小巷议事会”“香樟树下”,开展邻里纠纷调解、家庭矛盾化解等工作,以社区“小和谐”维护社会“大稳定”。

以人为本,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以前,我们小区停车位特别少,大家的车辆在小区内随意停放,影响出行安全。我们向社区反映后,社区通过协调让我们可以在旁边停车场享受同等价位停车,而且还在小区开了一道门,我们出了停车场就进小区,彻底解决了我们小区停车难问题。”家住南谯区银花街道银西社区银花西小区的章严对新增的停车场所赞不绝口。

有着相同感受的还有来安县红桥社区的居民,他们都喜欢去新建成不久的东骏华府小区党群服务站。“过去没事只能坐在家门口晒太阳,如今可以来驿站看书读报,还能和邻里街坊聊聊天,家门口的党群驿站就是居民们的‘方便驿站’。”正在驿站内看报的王大爷笑着说。

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关切,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市坚持以人为本,在实实在在办好为民好事实事中,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质效。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服务群众、造福群众,让物业服务更舒心,正是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的一个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市坚持推深做实“皖美红色物业”建设,市委开展物业服务提升专项行动,全市小区党组织、物业服务、业委会“三个覆盖率”均达100%,实现高端小区市场化服务、中低端小区规范化管理、老旧小区基础化保障、无物业小区兜底化服务“四个全面提升”。

加强业主委员会建设,制定业主委员会候选人“九不能九不宜”负面清单,赋予社区党组织对业主委员会候选人人选建议权。健全物业企业信用档案管理和“红黑榜”机制,每年开展信用评分、每季发布“红黑榜”,今年以来先后处罚物业企业42家、清退不合格企业13家。

建强、做优、用活党群服务阵地,做实、做细、做深党群服务,在实现高效能治理中更好服务群众。

我市按照“八有八建”要求,高标准打造“家门口”党群服务站513个、覆盖小区近600个,让党员、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组织、享受便捷高质量服务。制定建设参考指引,把物业服务、党群服务、协商治理等功能整合进小区党群服务站,建设为民办事区、协商议事区、学习教育区、公共服务区、文化宣传区5个基本功能区,打造居民一站式综合服务台,为居民群众提供更方便、更实用、更贴心的服务。

推动志愿服务有效融入基层治理,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我市以“党建+志愿”工作模式,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建设。

各个社区党组织牵头组建“银发先锋队”“红色帮帮团”等志愿服务队1500余支,广泛开展暖心居民与高龄老人结对照料、爱心妈妈与留守儿童结亲关爱等互助公益志愿活动。建立警保联合志愿服务机制,由社区民警组织小区保安人员,常态化开展安保巡逻、隐患排查等工作,保社区平安。

2024-11-18 通讯员储组轩 全媒体记者张开兴 ——我市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侧记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22919.html 1 3 激发党建“引领力” 焕新治理“新活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