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引领 开展工作有“深度”
千里之行,积于跬步;万里之船,成于罗盘。一直以来,市住建局坚持高位推进,强化组织引领,凝聚党建合力,确保每一项政策都能够精准落地,全局形成了上下一心、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党纪学习教育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理论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深化的过程,要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和进取的精神。”市住建局局长范恒军这样说道。该局常态化召开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和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结合实际谋划好当前任务的着力重点和主攻方向,因地制宜、积极作为,在深化住房制度、城市建设和城市更新体制改革、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创造性推出改革方案和改革举措,推动住建领域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
从严从紧,抓好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主体责任,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班子成员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带头执行党风廉政各项规定,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两个责任,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努力形成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严守“自律线”,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政绩观,构筑思想道德防线。
坚持聚焦基层,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下属单位积极作为。市房屋征收管理服务中心成立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印发《滁州市房屋征收管理服务中心2024年度意识形态工作实施方案》,对意识形态工作进行全面细化。市房屋拆迁事务所建立意识形态工作追责问责制度,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目标管理,紧紧围绕房屋征收这个中心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并将单位成员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作为党建工作述职考评的重要内容,对意识形态工作落实不到位的,严格实行追责问责,不断筑牢意识形态领域思想防线。
一系列举措,不仅彰显了市住建局在组织引领上的深远考量,也为更好推进工作业务的全面发展铺设了坚实的道路。
掷地有声 回迁安置有“进度”
“盼了很久,我们一家人终于可以拿到新房,感到非常激动!”菱溪花园二期安置小区门口人头攒动,许多居民一大早就来到交付现场,排队登记结算交款,拿到期待已久的新房钥匙。工作人员以饱满的热情迎接业主,详细介绍办理流程和注意事项,确保每个交付环节井然有序进行……
像这样的场景不在少数。近年来,市住建局全力推进回迁安置工作提速增效,一项项安置回迁工作有序进行。据悉,在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南扬郡安置小区提前2个月竣工,于2024年9月开展2008套安置房回迁安置工作、菱溪花园二期和西涧印象安置小区已完成交房1575套。
大力推进集体土地人口重复安置排查工作。联合下属机构成立疑似问题审查工作专班,对可能存在违规安置的问题线索进行逐户逐档梳理。比对安置人口信息录入系统,防止新增重复安置。近期,在中新苏滁新启动苏滁扩展区二期地块的安置人口信息与历史安置人口信息库比对中,从694户中即时筛查出3户疑似重复安置信息,有效避免了新的重复安置现象的发生。
推进老城区城市更新行动。按照“统一规划、市区联动、试点先行、梯次推进”的工作思路先行推进示范片区城市更新建设。城市更新第二片区天长路片区设计方案已通过市规委会审议,第三片区古城片区设计方案初稿已完成。
坚持常态长效,全力做好房屋征收、回迁安置及产证办理工作。按照市政府2024年房屋征收工作部署安排,积极做好北沿江高铁等市本级地块的房屋征收相关工作。积极参加了农建小区危旧房改造、梨园巷一期滁州学院“申硕更大”房屋征收工作,共涉及住户251户,已签协议225户,签约率90%。为市本级30个安置小区办理产权证相关各项证明手续,2024年上半年,共办理922户。
坚持讲求实效,完成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阶段性目标任务。克服困难,消化存量房源。努力克服棚改专项债收紧和房屋征收资金紧张等困难,积极在北沿江高铁和农建小区等地块推行产权调换,目前已消化空置安置房367套。分类处置,盘活剩余资产。结合市本级存量安置房情况,报请市政府同意,将已建成剩余空置安置房中205套小户型安置房转为公租房。建章立制,健全长效机制。认真研究谋划,建立健全了我市房屋征收“先安置后拆迁”长效机制,盘活闲置房源,缩短安置房过渡期,做到“竣工验收即回迁”。
以人为本 关心群众有“温度”
一套温馨明亮的保障房,承载着居民家庭简单而美好的愿望;一个稳定安心的居所,承载着人民大众质朴而幸福的梦想。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该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
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切实发挥引才聚才作用。突出职住平衡。以需求为导向,通过新建一批、配建一批、改建一批、自建一批的“四个一批”方式多渠道、多途径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有效解决居民“出门上班”和住房需求。加强政策引导。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资金撬动作用,对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项目单列用地计划并优先安排,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做好项目认定。打通审批“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全面实行“并联审批、限时办结、超时默认”要求,有效压缩审批时限。
加快城镇棚户区(城市危旧房)改造,切实发挥惠民生作用。将棚户区改造重点转为城市危旧房改造,依托城市危旧房摸底调查系统,对照已摸排出的城市危旧房底数,科学制定五年改造规划和年度改造计划。加强调度开工三年以上项目竣工交付,继续推进剩余安置房项目建设。及时跟踪推进情况,及时向市政府汇报存在的问题,加快推进开工前的各项要素保障,加快开工进度。
持续完善公租房兜底保障,切实发挥“兜底性”作用。完善保障机制,通过修订印发《滁州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进一步提标扩面,做到应保尽保。保障对象更加广泛,保障标准更加符合实际,申请条件更为人性化。对特殊群体优先审核,优先分配。对从事公共基础工作的如环卫工人等群体实施精准保障。开展常态化受理公租房申请工作,简化证明事项,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不断提高保障房管理水平。在市中心分片区成立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站,关注承租户需求,开展周密服务,提升精细管理,租金收缴率不断提高,保障户满意度不断提高。
绿色安居 生态优先有“广度”
保护环境就是为市民提供更加健康、舒适、安全的居所。该局开展回迁安置工作始终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通过精心规划和合理布局,确保了环境的可持续性,减少了对人居环境的负面影响。
改善水体环境质量。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协调推进清流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清流污水处理厂尾水提升、第二污水处理厂尾水提升和第三污水处理厂尾水提升工程。督促各县市区加快推进市政雨污水管网修复改造工作,对照城市污水管网整治攻坚三年行动方案,完成年度任务。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坚持月检测、月通报,保持城区水体“长制久清”。
打好“蓝天保卫战”,持续开展建筑施工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制定专项方案。联合多部门制定《滁州市道路扬尘污染治理专项行动方案》《2024年滁州市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通过标准宣贯,部署动员等方式要求各方责任主体对照专项整治内容开展自查自纠。联合执法检查。按照《2024年安徽省住建系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以及专项行动方案要求,联合市生态环境局、城管局对全市在建项目和混凝土搅拌站开展专项督查工作,建立扬尘污染问题台账,实现清单闭环整改。智慧化监管。通过滁州市建筑施工扬尘监控平台和扬尘防治系统微信公众号,对全市安装视频监控以及扬尘在线监测系统的162个规模以上建筑工程和70个混凝土搅拌站的项目进行实时监控,实现点对点实时调度PM10值超标、车辆出门未冲洗等数据异常项目。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展望未来,市住建局将继续秉承初心,勇担使命,以更加坚定的步伐推进安居工程建设,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优化服务流程,确保每一项安居工程都能够高质效完成。同时,积极响应群众的呼声和需求,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住房问题,让每一位市民都能住有所居、居有所安,真正实现百姓的“安居梦”,共同筑牢滁州美好新家园。
“举旗帜·送理论”党纪学习教育《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专题宣讲
扬子花园二期回迁
西涧印象小区回迁
在推进城市更新与旧城改造的壮阔征途中,安居工作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既承载着城市发展的历史使命,也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安居梦想。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近年来,滁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下称“市住建局”)千方百计推动安置房项目建设和房屋交付提质增速,强化项目服务保障,争取让居民早日乔迁新居,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农建小区危旧房改造项目选房
葛蕾 周杰
回迁选房现场
自建安置点回迁
北沿江高铁项目选房
南扬郡小区回迁
质量监督现场
永乐西苑安置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