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凤阳县坚持将乡土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紧盯储备、培养、使用三个关键环节,着力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土人才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组织领航聚人才,推动扩容提质。结合本地发展需求,按照“发现一个、培养一个、储备一个”的基本原则,在全县范围内积极开展乡土人才调查摸底、甄别筛选、收集汇总工作,将扎根在基层、活跃在民间,有一定劳动技能、技术特长、生产经验的“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等能人纳入组织视野,分领域、分类别建立县、镇、村三级乡土人才信息库,实行专人专管、动态调整,全面掌握乡土人才“家底”。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强化乡土人才的沟通联络。依托政务服务大厅、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设置人才服务综合窗口,为乡土人才提供业务咨询、疑问解答、职业推介、创业指导等服务,并通过线上线下开展政策宣传、座谈交流、邮寄“家书”等方式,鼓励在外成功人士、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等群体回乡就业创业。
科技赋能育人才,提升专业本领。根据乡土人才类别和县域主导产业特点,重点围绕农技推广、种养优化、生态特色、农旅融合、经营管理、电商销售、法律知识等方面,不定期举办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农村实用人才能力提升培训班、农业生产“大托管”培训班,科学设置培训课程和培训内容,帮助乡土人才提升职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
拓展校地合作深度广度,采取“项目+团队+技术”模式。与安徽科技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共建小岗研究院、耕读教育实践基地,与江南大学签署绿色健康食品研发合作框架协议,加强与安徽机电工程学校、凤阳科技学校等邻近职业学校对接合作,选派212名科技特派员与行政村“一对一”服务全覆盖,促进乡土人才“茁壮成长”。
平台练武用人才,激活发展动能。通过推行“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学用基地+人才”等模式,动员广大乡土人才积极投身农村经济建设,带头成立农产品特色品牌,示范带动周边党员群众发展优势产业项目,帮助解决就业、种养技术等难题,提高生产效益,助力集体经济增收,实现以乡村产业招引人才、以乡土人才发展产业的良性互动。同时,引导乡土人才积极参与各项村级事务,安排在合适岗位上试岗锻炼,营造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引领各行业各领域乡土人才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和澎湃发展动力。 (吴 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