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凤阳县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加快建设千亿规模硅基产业集群,聚链成群、集群成势,努力在新发展格局中争取主动、占得先机、拼出地位,打造结构合理链条完整的硅基新材料产业集群。
顶格部署,健全工作机制,夯实产业集群基础。高位谋划布局。为加快凤阳县硅基新材料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建设,2019年凤阳县委、县政府成立千亿元硅产业基地建设指挥部,2023年成立集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政策文件,绘制产业链图谱,有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细。
加大政策扶持。凤阳县先后出台《凤阳县硅基材料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5)》《关于加快打造千亿硅谷智汇大基地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自主创新政策,设立20亿元硅基产业发展基金,实施硅基材料产业专项扶持工程。
强化政务服务。积极打造“民生呼应”升级版,出台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110条,聚焦企业感知、诉求办理等,构建全链条、全天候、全过程的为企服务生态圈,重点项目专人专班负责,帮助集群企业“轻装上阵”。总投资50亿元的正泰一期项目174天建成投产,刷新重大项目建设“凤阳速度”。
精准招引,立足资源禀赋,突出产业链式集聚。发挥资源优势。凤阳县矿区覆盖面积达80平方公里,2023年全县石英砂年产量1100万吨,为硅基新材料产业发展奠定扎实的原料供应基础。
聚力招大引强。紧盯硅基新材料产业上中下游配套产业,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配套,大力招引光伏胶膜、组件边框、接线盒、电池片等光伏辅料企业,2021至2023年度凤阳县签约亿元以上项目逐年递增,连续三年均有百亿元以上项目签约落地、50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30亿元以上项目竣工投产。
健全产业链条。集群不断加大延链、补链、强链力度,涵盖以凤砂集团为代表的高纯石英砂加工,以德力股份、鑫民玻璃为代表的日用玻璃,以台玻为代表的浮法玻璃,以福莱特、南玻为代表的光伏玻璃,以阿喜科技为代表的硅化工,以正泰、瞩日为代表的电池片及光伏组件等群主企业,进一步延伸推动了光伏全产业链发展。
拉高标杆,强化创新驱动,激活产业发展动能。培育优质主体。加强对集群内骨干企业、龙头企业的规划引导,建立完善“梯度成长”的培育体系,加大扶持力度,“量身定制”扶持政策,密切关注产业集群内重点企业生产运行状况,聚焦重点行业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推动传统产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向价值链高端升级。
推动创新升级。全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确保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产业集群持续投入,近三年来中小企业研发经费年均增长76.66%。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2023年集群内新增培育升级“专精特新”企业5家,总数16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6家,总量43家。
鼓励协同发展。深化产学研合作,支持产业链龙头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等共同建设省级研发中心,组建创新联合体,积极探索创新协同机制,建成省级企业研发中心2家,博士后工作站2家。立足现有的硅基新材料产业集聚优势,推进产业技术进步和成果转化,由南玻牵头,硅谷智能、台玻、凤玻、正泰等企业参与,成立安徽凤阳经济开发区硅基新材料绿色智造创新联合体。
张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