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到秋,春雨连绵,夏季梅雨,积攒的地表湿气经长夏烈日蒸发,过多的湿气,侵袭机体并困于体内,出现以“累”为特点的一系列症状,如:头昏、身重、胃胀满、下肢发软等。
什么是“湿气”?湿气如何阻滞机体导致湿阻病?今天我们简单聊一聊。
中医认为,大自然有“六淫邪气”,常称为“六气”,当六气过度而致病时,称为“六邪”或“六淫”。“湿”为其中一种,性偏阴,特点是粘腻、重浊,容易伤及人体阳气,阻碍气机活动。古代中医学用“如油入面”来形容湿邪侵入机体,就像是油和面混合,黏腻不爽,其所致之病多缠绵难愈,被称为“万恶之源”。
湿气来源有“外感”和“内生”;湿邪致病分为“外湿”和“内湿”。
外湿是什么?外湿就是外部环境带来的潮湿,比如:久居之地潮湿,梅雨季节过长,作业环境涉水,以及汗出后不及时更衣等。湿气从体表、肌肤侵入,体内之气长期感应粘腻之湿,气机慢慢变得迟缓,逐渐形成湿邪。
内湿为脏腑所生,以脾脏为重。脾为生痰之源,脾气亏虚,运化水湿功能下降,水液不能正常输布全身,停聚局部滋生内湿。
外湿与内湿在发病过程中相互影响:外湿发病,最容易侵犯脾胃,致脾失健运,湿从内生;而脾失健运,脾胃气虚,机体的抗御能力下降,又易招致外湿侵袭。湿邪侵袭人体,可在表、在肌、在骨、在脏、在腑及至全身。常见表现:皮肤瘙痒、湿疹;浑身关节酸痛;喉咙多痰;头发易油、脱发;大便稀软不成型或者便秘;口干不想喝水;舌胖大有齿痕;身体沉重不爱动,容易疲乏等。
脏腑分上中下三焦,湿邪最易侵袭中焦,造成中焦脾胃运化功能紊乱,形成“湿阻”病,为临床脾胃病中常见多发疾病。相当于西医学胃肠功能紊乱等疾病。
湿阻病。一受环境影响:长江流域、沿海地区,梅雨季节雨量大,环境中湿气过剩,此时湿邪最易侵袭人体而致病。二与体质、饮食习惯有关:肉吃过多以及久坐久躺,运动量少,摄入过多消耗不掉;脾胃亏虚,卫外之力不足等,造成湿邪阻滞中焦脾胃,运化无力而致病。
一般夏天发病,立秋之后,天气干燥,多数能缓解。现代社会,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湿阻病脾胃受损,运化不及,滋生内湿发病多见,全年可发病,夏令后高发。大部分年轻人具代表性,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数据中血脂可能稍高,其余大致在正常范围内,多无器质性改变依据。
湿阻病位在脾,脾属土,喜燥怕湿。湿邪为阴,致病易阻遏气机。气机不通,易使脾胃之气困顿,脾气不能使清气上升,胃气不能使浊气下降。脾胃升降失常,津液输布出问题,水湿运化成障碍。湿邪瘀滞中焦,“不通为病”。不通分有形和无形,有形: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之血,造成血瘀;无形:“气”的通行出故障,形成气滞。无论有形无形,均影响机体正常循环。主要症状有:腹部胀满,饮食减少,或能食但口味偏重,口腔黏腻,口干不想喝水,身重乏力,下肢酸软等。
湿阻病辨证重在区别寒热。即寒湿证与湿热证。两者共同表现有腹胀、身重、食欲不振、苔腻等。寒湿证:乏力怕冷、上腹部闷胀、揉按舒服、口腔清淡无味或觉甜腻、大便稀软、舌苔白厚;湿热证:腹部胀闷偏硬,不喜触按,燥热,口腔黏腻伴口苦,尿黄,舌红苔黄厚腻。
湿阻治疗:祛湿健脾。祛湿即祛除湿气,健脾即健脾气,固胃气。祛湿健脾两者相互为助。初接触湿气,机体正气尚足,需尽快排湿。外感者,避免或减少潮湿环境接触时间;涉水冒雨后及时更换干衣。内湿为重者,应积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少吃生冷寒凉瓜果类及油腻食品;适当运动,减少待在空调房时间;高温季节劳作适当,避免出汗过多等。重者,需及时就医。内外配合,提高抗湿能力,祛除湿邪,恢复脾胃功能。
总而言之,湿阻病情变化较少,一般预后好。但湿邪性粘腻,祛除较慢,若未及时治疗,易反复,且患者不良生活习惯不改变,病程进展为湿热中阻证或湿热夹阴虚等证,脾胃之气未能恢复,病情复杂,则需慢慢调治。
(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陈晓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