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同学们,熟悉数控操作面板上各键位置,在数控实操环节就会更快、更准确……”日前,滁州市信息工程学校马季老师在该校数控实训车间内,给学生讲授数控车削加工技术实操课,指导学生进行数控机床各键功能和机床面板操作。“这门课程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非常高,不仅要有一定的编程能力,还需要有很强的识图能力、实操能力。”马季说。
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对新型人才的需求,该校以“工匠”精神为引领,持续优化专技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巩固强化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将新质生产力的时代特质融入职业教育办学全流程。全面加大对职业院校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稀缺专业和热门专业教师的招聘和培养力度,“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例超过75%;优化专业布局,结合新能源、智能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布局,在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等传统专业基础上,新增工业机器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等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热门专业;在核心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训室建设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建有在线专业精品课程25门,校内共建9个实训基地、94间实训室,为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水平工匠型人才夯实基础。
“传统职业教育本质上是技术技能教育,重点培养个体岗位胜任能力,难以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滁州市信息工程学校校长张汉松说,职业教育的“老把式”,很难适应新质生产力新要求。他认为,新质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不仅需要研究型大学培养“高精尖缺”的科技创新人才,也需要职业院校培育数以亿计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等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近年来,滁州市信息工程学校坚持产教融合,助力地方发展,紧紧围绕该县发展新能源、轨道交通等主导产业,建强专业,在服务地方发展中提升专业,先后建成数据技术应用等省级示范专业2个、省级优质专业2个,省级智能制造高水平专业1个,与48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通过“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联合协同培养等方式,把课堂搬进车间,零距离对接生产,按岗位技能需求培养人才,共建“科来兴”“经纬模具”等省级示范实训基地2个、县级实训基地48个,先后成立了黄进“产业教授工作室”“兴宏班”“白云班”等特色教育集体。5年来,累计为企业、高校输送人才7000多名。
张汉松表示,将充分发挥职业技术学校专业优势,在人才培养、技能提升、课程设置等方面,加强政校行企深度合作,推动在平台、技术、资源、人才、成果等方面共享,实现科研与市场深度融合,为地方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吕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