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1日
第A02版:综合新闻

一曲《翻身乐》:1950年滁县地区土地改革

“……分到土地谁人留,是凡农民个个有,又能耕来又能种,多收粮食抬起头,抬起头。一天三餐不发愁,一天三餐不发愁……”这首《翻身乐》被采集时,滁县地区土地改革工作已经正式开展半年多。“抬起头”“不发愁”,《翻身乐》唱出了皖东农民几千年来稀缺的喜悦,他们终于从封建土地制度下解放出来。在这片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上,幸福第一次如此温暖又实在。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滁州处于江淮之间,气候温和,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一直是安徽主要的产粮区之一。但土地改革之前,良好的地理条件未能给农民带来应有的生活,耕者无其田,可谓中国农民切肤之痛。在皖东,仅占全地区总人口3.5%的地主,堂而皇之地占有了33.2%的土地,所占耕地大多位置好、质量优。贫下中农则占有少量土地,且普遍土壤贫瘠、位置偏远。为了糊口谋生,农民不得不向地主租田种或者出卖劳力,交纳的地租占到了收成的七成左右。农村地区又长期封闭,生产条件差,生产技术落后,自然灾害频繁,造成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百姓生活极为困苦。

新中国甫一成立,中共中央就下定决心要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使农民真正翻身做主人。1950年1月,中共中央下达《关于在各级人民政府内设土改委员会和组织各级农协直接领导土改运动的指示》,开始在新解放区分批实行土改的准备工作。同年6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公布施行。至此,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拉开帷幕。

耕者有其田,农民乐开颜

1950年夏,中共皖北区委、滁县地委派出及各县委抽调的共2571名土改工作队员组成若干个土改工作队(团),分赴全地区农村开始典型试验工作。同年冬至1951年春,滁县地委、专署决定在全区逐步开展土地改革。滁县地区土地改革运动坚决贯彻执行“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地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生产”的路线、方针,采取“典型突破,逐步推广,点面结合,全面展开”的工作方法,逐步将土改运动引向深入。到1951年底,滁县专区全部完成土地分配任务。

事实证明,人民群众在土改运动中爆发出了空前的积极性。干部通过宣传土地改革政策,进行农村土地情况调查,整理农村组织,建立人民法庭等方式,使农民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阶级属性,觉醒了主人翁意识。农民协会及民兵组织的力量迅速扩大,全地区有48.6万多名农民参加了农民协会,11.5万多人参加了民兵组织,涌现出2.5万多名农民积极分子,成为土改运动的中坚力量。

在土地改革中,农村土地所有关系彻底改变,封建剥削制度彻底终结,农民获得了生产、生活资料,为之后的农业生产打下坚实基础。到1952年夏,全区约有11万人参加了合作社。通过各种临时性、常年性的生产互助组,滁县地区在春耕生产中胜利完成增产一成粮的任务。到1955年,即使前一年经受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境内淮堤全部漫决,滁河流域也受灾严重,滁县地区当年农业总产值较1949年还是翻了番。

曾经皖东民谣中“农民身上两把刀,租子重,利钱高;农民出路有三条,逃荒、上吊、坐监牢”的悲苦逐渐消散。皖东农民真正成了土地的主人,唱起了新的歌谣:“千年铁树开了花,农民翻身坐天下。打倒地主和恶霸,土地从此还了家。吃水不忘挖井人,分田不忘毛主席。永远跟着共产党,子孙万代乐无涯。”

(王万红 钱 宝 丁 薛)

2024-10-21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21500.html 1 3 一曲《翻身乐》:1950年滁县地区土地改革 /enpproperty-->